佛說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二
隋天竺三藏逹磨笈多 譯
不空見本事品之餘
「復次,不空見!彼精進王以慈愛憐愍多好行檀,常爲大㑹無礙施主,天下所有沙門、婆羅門、貧窮、疾病、諸乞求者,隨須給與,無有休猒。
「復次,不空見!彼精進王凡所統領八萬四千城邑、聚落,皆是淨業勝因所感,七寳合成。於諸城上,一一復造八萬四千栴檀樓觀、諸門、左右𠅘傳、路次,悉有堂舍,衆寳莊嚴。門無晝夜,常開不閉,以擬一切等獲大安。又諸城内衢巷、街陌,恒然燈燭有大光明,令彼人民各力爲作,同共受斯安隱快樂。
「復次,不空見!彼精進王時有二子,一名師子,二名師子意,諸根明利,身相圎滿,有大威德,具足神通,皆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「復次,不空見!當爾之時,有佛、世尊,號曰寳聚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,出現於世,常爲天、人、梵、魔、沙門、婆羅門、諸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脩羅、乃至一切人非人等宣明正法,初中後善,義味深奧,其文亦善,純備無雜,清白梵行。
「復次,不空見!時彼寳聚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,常與七十二億百千諸大聲聞,皆阿羅漢,具足神通、有大威德,近善住城說法教化。
「復次,不空見!爾時,寳聚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即於食時著衣持鉢,與彼七十二億百千大聲聞衆前後圍遶,威容庠雅,入善住城次第乞食。
「彼精進王適與二子在髙樓上,遥望見彼寳聚如來大衆圍遶,端嚴殊特,威德巍巍。行人觀覩莫不樂見,諸根清淨,心慮澹然,上下調伏勝奢摩他,到於第一功德彼岸,具足圎滿一切種地。
「王旣見已,生竒特心,喜勇無量,即與二子取諸華鬘、塗香、末香、及餘名香俱出宫門,速疾持詣寳聚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所奉獻供養佛及大衆,頂禮佛足,却住一面。
「復次,不空見!彼精進王及其二子,即便要請寳聚如來與諸大衆盡形供養,所謂衣服、器具、飲食、醫藥,凡是所須悉皆奉給,庶事隆厚,聖衆獲安。是精進王與其二子,宿植德本常求佛法,今旣遭逢又蒙受請,心生歡喜,慶幸特深。
「復次,不空見!時彼寳聚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於天人中說法教化,所應作已,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。
「不空見!時精進王聞彼世尊般涅槃已,即與夫人及其二子,躬率群臣及諸民衆,詣彼世尊般涅槃處。至已,敬禮世尊足下,悲號啼哭、椎胷大呌,舉身投地如樹中摧,躃地宛轉而傷歎曰:『世尊滅度一何駛哉?大聖涅槃,遺棄我等;世間方盲,導師長逝;衆生貧困,商主告終;世界將昏,慧燈忽滅。』
「不空見!彼精進王如是追慕,極悲歎已,方與二兒詣世尊所,以諸香水沐浴聖身,復用衆香徧塗尊體,更以種種殊異華鬘、微妙樂音盡虔供養,然後方用迦尸迦衣妙氎 纏裹,安處金棺及以鐵槨,其棺又以七寳雜厠。如是盛置彼佛身已,方聚清淨赤妙栴檀,髙一由旬,縱廣正方一拘盧舍,散諸種華及以華鬘,燒然殊勝塗末香等,灌以酥油,然後起火闍維寳聚如來色身。
「復次,不空見!時彼王子師子旣見如來般涅槃已,如是思惟:『天人大師捨我滅度,我於今日何義苟存?今我若獲隨從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而取滅度,豈不樂哉?』
「不空見!時彼王子如是念已,用諸名香自塗其身,復以諸香𤋱其衣服,以㲲纏裹,然後周圍放大猛火焚燒其身。火熾盛已,師子方於猛焰之中發大誓願救諸衆生,歌讃歸依如來功德,以偈頌曰:
「『世間寳中最尊上,今日放捨入無餘;
天人大師轉法輪,我等從此不復覩。
法王利益無量衆,今已棄置入涅槃;
吼宣如是大菩提,長不復見衆圍遶。
不可思議大導師,說法能令聞者喜,
一切天人諸魔梵,從今永絶不聞聲;
能施貧窮法財寳,爲衆演說皆樂聞,
諸天龍鬼人非人,自此長徃無歸趣。
世間從此無所依,偏悼我王何恃怙?
并師子意失覆護,永不聞佛說法音。
我寧捐軀及壽命,無用獨住於世間,
以是今滅所愛身,因茲更廣弘誓願。
我於佛所種善根,父王亦常尊三寳,
先願以此諸功德,令王及我證法身。
於不思議諸佛所,供養修行衆善業,
普願群生同斯福,亦令我誓無虚言。
世尊滅度我焚身,其有得聞或親見,
一切皆同等正覺,非彼現在身證者。
若人覺悟及夢中,但令見我今所作,
彼必成佛無有疑,非彼現在身證者。
我此愛身終敗壞,事同水沫無堅牢,
願彼食我諸蟲獸,皆得速成菩提道。
今我誓行精進事,或有毀罵或輕訶,
令我速得調御師,非彼現在身證者。
我求無上正覺時,其或慈心相觀視,
即於世間疾成佛,非彼現在身證人。
我今所願及未發,爲是焚燒所愛身,
若此誠誓必不虚,令我還見滅度佛。
如我暫得覩世尊,何異天師重出世?
今我雖復盛焦然,猶冀身存得觀佛,
世尊智慧無障礙,常轉三世清淨輪。
如昔廣利諸衆生,令我見佛從火起,
濟世大師若暫起,如先威力普眼尊。』
佛知師子心精誠,爲之暫起現神力,
廣與世間興變事,令無量衆猒患身,
畢竟利益諸衆生,還復焚身入寂處。
大衆覩佛巨神變,以清淨意讃妙音:
『諸佛妙法難思議,戒及禪定亦復然,
智慧解脫不可量,神通變化亦難測,
雖已滅度能淨我,今故歸命焰熾身。
世尊威德無有比,神通已達彼岸邊,
滅度能令生猒離,今我歸依普眼觀。
慈悲一切最尊勝,能以自心知他心,
悉治無邊界衆生,歸命無諍善逝者。
於諸醫中第一尊,常以妙藥施衆生,
能除無量衆病苦,歸命憐愍救護人。
以我稱讃諸善根,恭敬供養諸功德,
放捨愛身所獲福,先願利益諸衆生。』
「不空見!時彼王子師子發斯大願以自莊嚴,然後増火卒捨身命。時諸世間天、人、梵、魔、沙門、婆羅門、乃至一切人非人等,見斯事已,咸於世間生重猒離。
「復次,不空見!時彼王子捨身命已,即生梵天作大梵王,於諸梵中最尊、最勝,有大威德、具大神通。
「不空見!時彼王子生梵宫已,即自思惟:『我從何處作何善根而來生此,得有如是功德、果報、大神通力?』作是念已,便自了了分明見知:『我於人間爲精進王子,我與父王衆具供養、恭敬歌讃寳聚世尊。世尊滅度,我即焚身於彼熾然猛火之中,發大誓願、歎佛功德,以此善根今生梵宫。然我今應還下人間,開慰我父、答所生恩,復當供養寳聚如來入於涅槃燒身處也。』
「復次,不空見!時大梵王如是念已,與眷屬天於彼宫没,猶如壯士屈伸臂頃即至人間,徃詣寳聚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闍毗身處,以天衆香,所謂天末栴檀,及天牛頭沉水、多摩羅跋香等,而爲供養。復散種種天上妙華,華若車輪,猶雲徧滿而爲供養。
「師子梵天供養佛已,方慰其父精進王言:『大王當知,王子師子燒身喪命,今我是也,我時即生大梵天中。願王勿復憂悲痛惱,惟應歡喜,深自慶快。何以故?王今已獲第一大利。所以者何?諸佛、世尊難遭難遇,而王已得值遇世尊寳聚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,尊重、恭敬、具足、供養,是爲希有第一大利。是故,大王!從今已後惟當一心受持是法,弟師子意亦應如是受持此法。復應供養世尊舍利,處處流布、廣興塔廟;我於梵宫亦常如是,持斯妙法、遵奉舍利。』如是言已,忽然不現。
「復次,不空見!時彼精進王聞梵語故,即與其子師子意者徃詣寳聚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舍利之所,恭敬、禮拜、歌誦、讃歎,持一切香、一切華鬘、并諸音樂,復持諸種幢旛、寳蓋奉獻供養。
「又少時間於彼八萬四千諸城,純以七寳興起八萬四千塔,髙一由旬,面各廣長一拘盧舍,殊特端嚴,光曜可愛,安止舍利,咸令供奉。
「又於一一寳塔之所,常然八萬四千燈明,各各復以一切名香、一切妙華及以華鬘、一切幢旛、一切寳蓋、一切樂音,鼓螺角貝鍾鈴磬鐸,凡是衆具莫不畢備,如是供養,受持是法。
「彼精進王以斯善根,於八萬四千劫不生惡道,及師子意亦同果報;王大夫人名曰善意、其最大臣名曰無瞋,亦於八萬四千劫中受勝果報。彼王如是於諸劫中次第供養六萬諸佛,所生常受轉輪王身,正法治化,利益衆生。
「復次,不空見!彼寳聚佛滅度之後,時節未幾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普宻王,現生世間。爲世間故,捨家出家,示修苦行,詣菩提樹,坐於道場,以一念慧斷除無明煩惱習氣,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「不空見!時彼師子大梵天王以天眼觀,見普宻王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出興於世,即復還下住虚空中,持天衆香及以妙華散於佛上,然後至地右遶三帀,恭敬合掌,頭面禮拜,勸請世尊轉大法輪。時彼師子梵王住於佛前以偈請曰:
「『世尊今應闡妙法,我等衆生堪聽聞。
智慧摧敵今適興,一切世間莫能毁,
如來無上調御者,具足至眞十種號。
利世大師今已起,自然正覺妙菩提,
功德圎滿人中上,聖智乆修非始然。
世尊但爲演妙音,今此大衆樂聞受,
弘誓本爲度世間,無歸依者作覆護。
如昔所願今旣滿,已到寂靜無爲處,
今當速開甘露門,能壞三縛出衆惱。』
梵王陳請義已周,如來於是黙然許。
於須㬰頃普宻佛,遂令彼梵極歡喜,
及無量億天人衆,以聞善逝轉法輪。
時彼梵天蒙說已,廣持衆具奉報恩,
於是復發弘誓願:『爲求無上菩提處,
今於普宻世尊前,陳我所作諸功德,
以此善根所生處,常奉十力諸世尊。
我昔道場供養佛,請聽慈說利衆生,
因是微善凡所居,願於佛前常歌讃。』」
爾時,世尊復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:「不空見!時彼精進王子師子梵天以燒身善根得生梵宫,次第供養五千諸佛,聽聞正法,増長善根,常發廣大不思議願。不空見!汝今當知,爾時無邊精進王者豈異人乎?即我身是。」
時彼不空見菩薩復白佛言:「世尊!彼王二子,師子及師子意者,今何所在?爲於現世供養諸佛?爲已滅度在他世耶?」
佛言:「不空見!汝知,爾時王子師子意者,今此彌勒菩薩摩訶薩是;爾時王子師子者,即汝不空見菩薩是也。以汝於彼寳聚如來佛法之中發大誓願一捨身故,能令三萬天人大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彼輩終必證大菩提無有疑也。」
爾時,世尊爲重宣此義以偈頌曰:
「我觀過去乆逺劫,佛號寳聚無上尊,
無師自覺現世間,能益天人群生𩔖。
具足百福金色相,慈心顯發實義門,
開示衆生菩提路,吼唱能盡衆苦源。
寳聚挺特人中勝,七十二億衆聖賢,
三明六通具八解,隨佛入城而分衛。
我於爾日爲勝王,無邊精進大威力,
恒將二子從左右,因巡遊觀處髙樓。
遥見調伏大仙神,比丘僧衆悉圍遶,
我時及子趨疾下,馳詣無等尊勝前。
旣至大師善逝所,施設諸種妙供具,
頂禮尊足口發言:『啓請如來及僧衆,
衣食衆具盡形奉。』滿足八萬四千年,
并是二子淨信心,爲求無上菩提故。
人中極尊旣涅槃,興起八萬四千塔,
衆寳間厠竒光曜,但爲人寳遺餘身。
一一城中寳塔所,各然無量百千燈,
香華音樂鼓鍾鈴,彼王爲佛興斯供。
因種如是勝善根,次第遭遇六萬佛,
悉皆供養親承事,爲求無上大菩提。
汝不空見勿復疑,曩時統領大地主,
彼深智王我身是,其號無邊精進力。
常以華香修供養,教化一切諸衆生;
具然無量百千燈,爲世除闇作光明。
施與財寳未曽休,聽聞正法亦無猒,
精進苦行不暫捨,爲證無上大涅槃。
汝於寳聚如來所,以衣纏身火洞然,
猶如燈炷塗膏油,須㬰火至即熸燼。
汝時身火熾焰盛,毛色無動神不驚,
於彼人寳滅度日,爾躬如是超世間。
猛火如斯煎迫時,汝猶方便而勸請:
『願見世尊從火起,大悲護世現本形。
我今所願成就者,方得如意捨身命,
但能暫見如徃昔,所獲功德不思議。
我凡所有諸誓言,冀其一切皆和㑹;
若我當來必成佛,願於猛焰見世尊。』
佛智清淨無障礙,於彼三世坦然平,
照明師子淳淨心,佛以精誠從火現。
不空見此願力持,護世須㬰應念起,
因玆更發莊嚴誓,不思議願實難量。
世尊從彼火起時,一切皆得猒離心,
又以淨意發讃音:『佛威希有難可測,
無邊相好火盛然。』法王應念忽便起,
以佛世尊現神變,千數衆得解脫心。
汝不空見知師子,大慈應感忽還坐,
由見世尊此神變,千數衆發菩提心。
大悲爲世利益已,還復偃卧猛火中,
師子於是放捨身,一念徃生大梵處。
即從梵宫還佛所,具足供養人中尊,
奉持微妙天華香,投散彼佛碎身地。
彼寳聚尊涅槃後,其間時節無幾何,
復有普宻天人師,爲利世間故興世,
坐於道樹等至眞,是天中天號大覺。
大梵天王設供養,恭敬頂禮兩足尊,
請轉法輪利世間,佛知心淨黙然許。
梵王聞法大歡慶,身得安樂心怡然,
更發殊常大誓願,植不思議衆善根。
一劫值遇五千佛,皆得親承興供養,
智者不應更他疑,彼時師子汝即是。
不空見時爲吾息,汝後事佛經五千,
我皆明見汝燒身,求斯無上菩提道。
汝復無量千佛所,於彼滅度舍利時,
亦燒無量所愛軀,皆爲他樂自受苦。
我知汝今及異世,無量千生長時修,
或佛現在或涅槃,汝常建斯誠實語。
經昔無量百千生,惟我神力能知汝,
不空汝乆發斯願,果報今者皆明現。
汝於諸佛大師前,不思議行悉圎滿,
常業歌讃兩足尊,苦行𤋱修諸大誓。
今獲偈歎大法王,斯由徃積勝因縁;
又於普宻王佛前,攝取最上無邊願。
汝今果獲如斯報,蒙佛如來現威神。」
時不空見於衆所,恭敬合掌頂禮佛,
請問天尊調御師,慈悲利益衆生事:
「大仙我曽何誓願,而能捨棄無量生?
惟願世尊開少分,我蒙聖說乃能了。」
「不空汝於徃昔事,吾今爲汝粗說之,
汝於雲音如來所,已發如是廣大願:
『諸佛若證菩提時,當令我身常奉覲。』
又於帝幢普眼佛,彼時亦發大誓願:
『世間若有最導師,當令我即同斯道。』
汝於日燈如來所,亦發勝妙諸行願。
汝不空見惟我知,造作衆寳經行處,
或營壯麗佛精舍,若搆殊異僧伽藍,
彼皆微妙七寳成,一切資具奉諸佛。
於不思議衆所尊,人中師子善生佛,
持七寳蓋及衆具,供奉超世天中天。
於彼普眼如來所,爾時又起妙願行,
廣施燈明衆供設,奉獻世間天人師。
汝於如是無量佛,過千萬億那由他,
自受勤苦安衆生,發彼莊嚴弘廣誓。
汝於普宻王佛前,所發誠願我今說:
『如其修行成佛者,我所散華徧大地。』
汝於雲雷音佛所,爲世間故發斯願:
『若有衆生聞我名,願彼咸即成佛道。』
復於帝釋幢佛前,廣興供養因誓願:
『凡我所處若見聞,彼彼皆得成佛道。』
汝於日燈如來所,奉施七寳經行處,
無邊威所大明佛,汝當爾時發願言:
『常施勝處妙莊嚴,願我佛刹亦如是。』
汝於月上如來所:『願得第一最天宫,
佛尊處中而遊化,衆生遊者悉成佛。』
汝於澡浴善逝前,實作如是至誠願:
『若於夏日盛暑時,衆生身心離熱惱。』
汝於鴦祇羅佛所,亦發如是増上願:
『恒於長夜黒闇時,願施燈明除迷惑。
若我捨施身命處,其有食肉諸衆生,
必皆成佛無有疑,非彼現在身證者。
或於覺寤及夢裏,若有衆生聞我名,
一切成佛無有疑,非彼現在身證者。
汝於勇猛精進時,具有愛憎爾所作,
斯等皆當成法王,非彼現在得證者。』
汝先無量世生處,於彼恒願求菩提,
我今說汝實功德,當來必獲無上尊。
若有禽獸及餘衆,彼必成佛無復疑,
諸是食汝身肉等,一切自然證法身。
我知汝有千數行,皆爲利益諸衆生,
若有聞者或生疑,以時未至我不說。
凡我所說汝諸事,其或衆生願樂聞,
彼彼得佛必無疑,非餘現在身證者。
若人欲見救世尊,轉此清淨勝法輪;
聞已能破諸苦惱,爲證菩提故樂聞。
若人欲見三世佛,恭敬供養上福田,
具足積聚諸功德,必先受持此三昧。」
爲利世間天人故,世尊宣說是事已,
遂下法座而徐行,即還歸寂於本室。
佛说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二
音釋:
1、躃地:躃:必益切(bi),取現代 讀音(bi4),躃地:謂足不能行而僕於地也。
2、駛:踈士切(shi3),疾也。
3、氎:徒協切(die2)細毛布也。
4、螺:落戈切(luo2),蚌属。
5、鐸:徒各切(duo2),鈴屬。
6、熸燼:熸:音尖,火滅也,燼:徐刃切(xin4)
7、粗:坐五切(zu4),略也。
西安善信刘小云、刘和合、李彩芹、王辉供养此经一卷
西安釋典文化龍藏法音工作室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