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卷第四
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 譯
令魔得信樂品第六
爾時,有一帝釋天王,名曰火光,與大衆集在於㑹坐,白憍尸迦帝釋言:「憍尸迦,此魔波旬,爲當欲令住於閑林與第一義相應菩薩摩訶薩等得三昧故,勤作惱亂,爲欲退彼三昧故也。」
時,憍尸迦答彼火光天帝釋言:「是魔波旬,於四天下一切處中,令諸衆生退失留難善朋黨故,勤作惱亂;又令退失留難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故,勤作惱亂;復令退失天人種故、三種菩提故,増長三惡道故,勤作惱亂。魔諸眷屬亦復如是,爲欲増長一切衆生大苦海故,勤作惱亂。」
憍尸迦說是語已,於時一切諸來大衆,皆以慈心瞻視魔王。有諸菩薩摩訶薩等,慈愍勸諫魔王波旬。是時,火光帝釋復與一萬帝釋天衆,悉共合掌向魔波旬作如是言:「大王,慶喜!慶喜!於三寳中應生信敬。」
是時,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與六十億百千梵衆及四天王,慈心眼視魔王波旬亦作是言:「慶喜!慶喜!汝魔波旬,若於三寳不得信敬,未來長夜有大損失,無所利益墮諸惡道。」
是魔波旬,爲彼一切諸來大衆,各各皆以慈心眼視,及諸菩薩摩訶薩等,釋天、梵天、護世四王勸諫之時,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,頭面禮足,而說偈言:
「智者一向棄王位,以有煩惱嫉妬慢,
故令失壞勝善道,墜墮諸惡不善趣。
我以富貴狂因縁,於善導師多留難,
遮障衆生諸善業,初不見佛起瞋心。
世尊一向常忍辱,慈悲憐愍諸衆生,
等心一切已慢除,枯竭衆生煩惱海。
唯佛燒盡煩惱薪,能示人天解脫道,
令億衆生度有海,我盲無智入闇㝠。
我今啓請諸大衆,願以慈愍助我等,
謝過如來住堅信,更不重起惱亂心。
我今一向護佛法,熾然光顯正法眼,
自捨所有貪妬慢,懺悔無餘諸罪業。
我今發大菩提心,及勸一切衆生等,
自修精進满六度,置彼衆生於八道。
我爲一一衆生故,演說無量諸法門,
隨所能令入法城,如是勤勸一切衆。
未曽見有如此㑹,悉能淨信於三寳,
由我惡心被猒賤,故今捨之及衆過。
從今永住淨信心,願後更不被猒賤,
心與聖德常相應,不復造作衆惡業。」
爾時,魔王說此偈已,即向佛所到已禮拜,而說偈言:
「我於世尊作留難,願以上忍見容恕,
救孤獨者受我懺,大智慈仁不懷瞋。」
爾時,一切諸來大衆咸同一音而白佛言:「婆伽婆,唯願容恕魔王波旬!魔今深信誠心懺悔,當持佛法熾然法眼,令世尊法乆住於世,復使人天長夜當得利益安樂。」
爾時,世尊以偈答曰:
「忍爲世間最,忍是安樂道,
忍爲離孤獨,賢聖所欣樂。
忍能顯衆生,忍能作親友,
忍増美名譽,忍爲世所愛。
忍得富自在,忍能具端正,
忍能得威力,忍照於世間。
忍得諸欲樂,忍能成工巧,
忍力降伏怨,及以除憂惱。
忍得好容色,忍能具眷屬,
忍招諸勝報,忍能趣善道。
忍得人樂觀,忍能得妙好,
忍能息諸苦,忍得壽命長。
忍得大梵王,忍得欲自在,
忍得天帝釋,輪王具神通。
忍得人中主,忍力難降伏,
忍得龍夜叉,修羅中自在。
忍能息諸怨,不害於衆生,
忍能離偷盜,忍能捨婬欲。
忍能止妄語,两舌綺惡言,
忍能除貪瞋,及離邪見意。
忍力成施戒,精進及禪那,
般若波羅蜜,能满此六度。
忍能除諸惑,忍得羅漢樂,
亦得辟支佛,及住無生忍。
忍能具十地,速得菩提道;
忍於諸衆生,得爲無上勝;
忍能降伏魔,及伏諸外道;
忍能於世間,轉最無上輪;
忍令多衆生,枯竭三惡道;
忍斷煩惱障,及能淨法眼;
忍授衆生記,三乗隨所求;
忍能伏剛惡,夜叉羅刹等;
忍與種種人,授記最勝道;
忍已降諸怨,亦能滅衆惡;
忍能息一切,非時暴風雨;
忍能作大集,此諸所來衆。
我恕汝波旬,於我諸獷戾(guang3li4),
但自謝己心,是我第一恕。
今於大衆前,證知勸誡汝,
莫壞我所習,一切佛正法。」
爾時,一切諸來大衆,天、人、阿修羅、乾闥婆等同聲歎言:「善哉!善哉!婆伽婆,如來常於一切衆生慈悲憐愍,以諸善法饒益安樂。魔王波旬,常於世尊起憎惡心、怨心、害心,與諸衆生爲惡知識,於諸善法常作留難令住不善。」
時,有梵天名曰威德,白不動大梵天王,而說偈言:
「如空無邊亦無等,一切衆生所依住,
佛智如是不思議,於一切法到彼岸。
世尊有歎檀行處,憐愍一切衆生故,
以檀得爲功德士,速能满諸波羅蜜。
或有廣說戒忍進,及以禪那般若等,
世尊於此一一中,具足能顯於六度。
如來唯以禪定法,說能趣向菩提道,
是故常應樂住禪,速能證於大菩提。」
爾時,復有一切梵王、諸帝釋王、諸余天王、諸龍王、諸夜叉王、諸阿修羅王、諸迦樓羅王、諸緊那羅王、諸乾闥婆王、諸摩睺羅伽王、諸羅刹王、諸鳩槃荼王、諸餓鬼王、諸毗舍遮王等,從座而起向魔波旬,合掌而禮作如是言:「大王敬信!敬信牟尼世尊!以此世尊解脫諸過,到於一切功德彼岸,慈悲憐愍諸衆生等,施一切樂覺了諸法,捨諸流轉住於彼岸。」又言:「大王,若有衆生,乃至一念深信如來,敬仰尊重歎未曽有,以敬信故得作輪王,統四天下七寳具足,乃至得作帝釋天王、欲自在主魔王波旬、娑婆界主大梵天王,何況常能具信三寳!是故大王,應捨魔見諸惡濁心具足淨信,於生死流轉富貴自在受諸果報,後成正覺能施衆生一切安樂,得爲世間無上福田。」
爾時,魔王復與諸臣頂禮佛足,專心敬信牟尼世尊,慇懃懺謝。
爾時,世尊以偈告曰:
「惡心姧慧汝當起,我常容忍天人證,
至心修行菩提道,汝當作佛無邊慧。」
爾時,魔王極生淨信,即持無價摩尼寳鬘,無價咽瓔珞、臂瓔珞、脚瓔珞及以指鬘,奉獻世尊,合掌而禮作如是言:「我昔於佛多作留難,爲欲破壞正法眼目,斷三寳種,壞滅法炬。何以故?逺離善法迷惑心故。今於三寳深得敬信,本昔所作一切業障今已懺悔,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蒙得授記。唯願世尊,哀受我等摩尼寳鬘、瓔珞指鬘。」爾時,世尊慈悲憐愍魔波旬故,即便受之。
爾時,魔王心生大喜作如是言:「若佛所有聲聞弟子,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若復餘人,宴坐閑林與第一義相應住者,現在未來若魔、魔子、魔婦、魔女、魔諸左右男夫婦女,及依魔住所有衆生,若天、天子、天婦、天女、天諸左右男夫婦女,若龍、龍子、龍婦、龍女、龍諸左右男夫婦女,乃至迦吒富單那若子、若婦、若女、若諸左右男夫婦女,嬈亂衰害取其精氣,氣噓(xu1)其身散亂其心,若奪衣服、飲食、湯藥,若教他奪,若奪其味,若以鼻齅(xiu4),若放臭氣满其住處,若復見彼住於閑林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及餘衆生修第一義者,若不勤作供給供養衣服、飲食及以湯藥,我當令彼若魔、魔子乃至迦吒富單那左右男女,得頭病、眼病、耳病、腹病如是等病之所逼惱,退失神通不復能得飛空逺遊,一切方所皆悉闇㝠。」
魔王波旬作是語已,即說呪曰:
「菴(an1)摩差(mo2cha1叉戒切)曷囉(he2la2)摩差 菴摩摩囉差(la2cha1) 莫叉鞞(pi2)闍婆帝莫叉蘇兠帝 阿婆羯簁(shai1) 阿婆坻(di3) 時那匙(chi2上支切)那 摩伽娑婆犀 頞(e4)囉棄摩那底𠼝(li2) 浮闍跋囉坻(di3)泥 阿佉(口*樓)差(qu1lou2cha1) 摩佉跛彌(bo3mi2) 陀羅阿鞞斯囉佉鞞 娑牟達囉佉鞞 畢唎剃毗(li4ti4pi2) 涅寐帝鬱持迦涅寐帝 坻闍涅寐帝 婆耶婆涅寐帝 阿迦奢姝囉 涅寐帝 分示 那囉夜 拏(na2)佉婆涅文支 摩醯首婆囉 涅文支 阿娑遮婆 涅文支 薩兠婆 僧棄耶(ye1)跋 柘(zhe4)涅文支 鉢囉摩頞他(bo1la2mo2e4tuo1) 涅文支 鉢囉伽拏 鉢囉頞(e4)他 涅文支 多婆跋囉多 涅目多鉢囉摩頞他(e4tuo1) 涅文支邏(luo2) 蘇婆呵。」
爾時,一切諸來大衆,於中所有惡行惡心,於諸衆生無慈悲者皆悉驚怖。魔王波旬復作是言:「若有違我此教令者,當得如上衆病等惱。復次,世尊,我今攝護佛子聲聞,伏諸惡行,不令現在及未來世作諸衰惱,能使世尊法眼久住,令三寳種不斷於世。」
爾時,世尊復讃魔言:「善哉!善哉!如是波旬,汝於長夜具大功德,無復諸惡一切衰惱。」
爾時,一切諸來大衆,諸天及人、乾闥婆等皆悉讃言:「善哉!善哉!魔王波旬,能於三寳深得淨信。如是佛法長夜熾然,天人當得入無畏城,閉塞惡道,常開善趣解脫之門,於四天下所有闘諍、疫病饑饉(ji1jin4)、非時風雨皆得休息,又令四天下常得安隱、豐樂可樂、多衆盈满。」
爾時,魔王禮世尊足,右遶三帀退坐一面。
爾時,大衆欲重明此義,以偈頌曰:
「魔心決定得歡喜,懺謝如來及眷屬,
眞心踊恱作是語,慈悲人前捨諸惡。
猶如虚空無邊際,佛智境界亦如是,
覺了無邊諸法已,於世說法最第一。
或有說檀勝無等,以檀能得妙菩提;
或復有說尸羅忍,精進禪定及智慧。
如是種種方便說,示現無等大菩提,
天人修羅應當知,世尊降伏自在魔。
此經佛說忍爲最,能得一切安隱樂,
忍能休息諸煩惱,能示勝妙解脫城。
卑心合掌咸向佛,懺悔已作諸惡業,
當發最勝菩提願,我等必當作導師。
自然如來授記已,魔王速成等正覺,
及餘百千衆生等,亦與無上菩提記。
已满忍辱波羅蜜,速爲無等大導師,
與諸善法作依止,護諸聲聞故說呪。
若魔依魔諸神鬼,夜叉修羅富單那,
如有惱害佛子者,當以惡病著其身。
一切大衆皆踊恱,歡喜咸作如是言,
以此業故法熾盛,則得久住於世間。
魔王安住淨忍心,三寳水泉難枯竭,
當息世間一切濁,饑饉(ji1jin4)暴風及亢旱。
是故人天得諸樂,本所修習忍辱行,
樂檀尸羅忍方便,到進禪智大彼岸。」
爾時,世尊顯說如是忍功德時,九百八十萬諸天人等曽修忍者,一切悉得無生法忍;十頻婆羅百千人得柔順忍;億那由他百千天人得須陀洹果;過於數量諸衆生等得世正見;十頻婆羅百千天人阿修羅、夜叉、羅刹,昔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悉得發心及不退轉;百萬衆生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
一切鬼神集㑹品第七
爾時,護世四大天王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,頭面禮拜作如是言:「婆伽婆,此閻浮提種種國土,城邑村落、園林寺舍、山澤等處,所有諸惡天、龍、夜叉、羅刹、阿修羅、鳩槃荼、餓鬼、毗舍遮、富單那、迦吒富單那依彼住者,瞋惡獷戾(guang3li4),無慚無愧,於諸衆生無有慈愍,常害他命及作惱亂。彼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,於閻浮提非時數數(shuo4)起於亢旱、惡風雹雨、闇曀(yi4)灰塵、嚴寒毒熱,以是災害壞諸苗稼、五穀花果、蒲萄甘蔗、劫貝等物,故令衆生多有種種饑饉(ji1jin4)疫病、愛别離苦衆惱逼切,各各迭相怖懼闘戰心常恐畏。諸王刹利於己眷屬五欲衆具不生喜樂,於己國土觸惱一切沙門、婆羅門、毗舍、首陀、男夫婦女、童男童女,亦復觸惱象、馬、牛、羊、師子、虎、豹、犲狼、狗犬,一切禽獸皆令觸惱。於諸衆生種種因縁而逼惱之,晝夜殺害燒煑割截,五穀財帛、所欲供具、身心樂事及諸善行皆悉損減。以是因縁令人天等善趣減少,又令閻浮提善事滅故不可愛樂,我等一切不能遮護!
「今此世尊大集之處,一切大士菩薩摩訶薩、諸聲聞衆皆悉雲集,一切天王及與眷屬,一切龍王、阿修羅王乃至一切毗舍遮王,悉與眷屬皆來集㑹。世尊,彼等於此閻浮提一切國土城邑、村落山谷、寺舍園林之處,唯願世尊,分張付囑天、龍、夜叉、羅刹、阿修羅、鳩槃荼、餓鬼、毗舍遮等,各令護持。若彼天龍乃至毗舍遮,於閻浮提作於一切闘諍觸惱、非時風雨、疫病饑饉(ji1jin4)、寒熱等事,各各隨分而遮護之。若於閻浮提所有闘諍觸惱、疫病饑饉(ji1jin4)、非時風雨、寒熱等事皆悉休息,令閻浮提所有花果藥草、劫貝財帛、五穀、甘蔗蒲萄及酥蜜等皆得成熟,所有苗稼不令衰壞,於閻浮提諸處人中及麞(zhang1)鹿鳥獸,隨其所欲皆無乏少。以無乏故,令彼衆生修諸善行,修正法行,修眞實行,勤修而住,令彼諸善増長不退。以是因縁,此閻浮提安隱豐盛,人多盈满甚可愛樂,世尊正法則得久住,一切人天所願满足,衆生悉得趣向善道及涅槃道,離三惡趣,令三寳種得不斷絶。」
爾時,四天王欲重明此義,以偈頌曰:
「於此閻浮提,所有諸國土,
惡天龍夜叉,羅刹鳩槃荼,
餓鬼毗舍遮,迦吒富單那,
瞋惡無恩養,無慈於衆生。
彼等無慚愧,觸惱諸刹利,
沙門婆羅門,毗舍及首陀。
師子象虎豹,非時惡風雨,
疫病及饑饉(ji1jin4),能令衆生苦。
彼等害衆生,毀壞於世間,
殘害諸苗稼,及滅正法燈。
我等四天王,不能遮此惡!
願佛當分布,國土城邑等,
付囑龍夜叉,羅刹鳩槃荼。
令彼各遮護,非時惡風雨,
息諸怖畏惱,令無病饑饉(ji1jin4)。
花果藥苗稼,充足衆美味,
衆生不乏少,所用諸供具。
一切善法増,令得可樂事,
佛法得常住,衆生趣善道,
三寳種不絶。願佛常哀愍,
大地具衆美,離諸苦辛味,
花果皆具足,種種味充满,
泉池陂河等,淨水常充满,
於諸苗稼等,不能奪精氣。
彼所進飲食,心輭無麤獷,
慈念常相向,流轉淨無垢,
舍家衆事業,住於阿蘭若,
勤修菩提行,令多衆生信,
法朋得増益,令魔衆損減,
四天下豐樂,諸處人充满。」
爾時,世尊問四天王、釋提桓因、娑婆世界主大梵等言:「諸天王輩,若見若聞此賢劫初拘留孫佛及拘那含牟尼佛、迦葉佛等出現世時,云何以此閻浮提中所有天、龍、夜叉、鳩槃荼等分張付囑,爲如我今菩提樹下初成正覺,以此一切閻浮提中天、龍、夜叉、鳩槃荼等分張付囑安置不也?」
如是問已,四大天王、釋提桓因、娑婆世界主大梵王等白佛言:「大德婆伽婆,我等見聞此賢劫初拘留孫佛菩提樹下初成正覺,以此閻浮提天、龍、夜叉、鳩槃荼等分張付囑,如今世尊菩提樹下初成正覺,以此閻浮提天、龍、夜叉、鳩槃荼等分張付囑,等無有異。彼拘留孫佛出現世時,衆生壽命四萬歳,彼時大地精氣、衆生精氣、法精氣等力得増上,味増上、威増上、德増上、慈増上、勝増上、智増上,如是等事皆得増上。爾時,依地果味衆花藥等衆生食者,皆得輭心、慈心、悲心、喜心、捨心、施心、戒心、忍心、精進心、禪定心、智慧心,離殺生心乃至離邪見心,少欲知足少煩惱垢,多福長壽離欲閑居,愛樂正法厭患流轉熾三寳種,以是因縁得離惡道趣向善道。
爾時,諸天乃至迦吒富單那,一切禽獸悉得具足如是等事。次後衆生名壽損減,名壽損減故福德損減,福德損減故地味精氣損減,地味精氣損減故衆生精氣損減,衆生精氣損減故衆生心法作善慚愧損減,衆生心法作善慚愧損減故正法甘露精氣損減。彼諸衆生名壽損減,乃至正法甘露精氣損減,故廣作殺生乃至邪見,乃至禽獸亦復如是。如是衆生逺離善道及涅槃道趣向惡道,彼命終已生惡道中。若彼衆生生於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中者,瞋惡無慈,不觀後世可怖畏事,廣作殺生乃至邪見。彼等衆生於閻浮提,未得入於付囑護持分中。
如是拘那含牟尼佛、迦葉佛,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,以此閻浮提天、龍、夜叉、鳩槃荼等分張付囑,如今世尊於道樹下初成正覺,以此閻浮提天、龍、夜叉、鳩槃荼等分張付囑,等無有異。
如是白法漸減,黒法増長,從是已來無量那由他百千惡龍、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生長蕃息,常瞋獷(guang3)惡不懷慚愧,於諸衆生無有慈心,不觀後世可怖畏事,殘害他命食其血肉,彼等不入分布分中無定住處。此惡龍等不守護人乃至畜生,常欲奪人精氣斷他命根,滅壞國土城邑、村落寺舍等處,能令諸王瞋惱,乃至能令畜生等惱,又復能令非時風雨、嚴寒毒熱,壞滅一切花實苗稼。如是惡龍乃至迦吒富單那等不受我教,我於彼等不得自在,是故於今五濁極惡白法損減。
如來出世,一切衆生於慈導師得生敬信尊重愛樂,佛所發言稱機利益,具足功德智慧之聚得成大悲,六波羅蜜相應究竟所願得满,獲六神通於法自在,覆護攝受一切衆生,能與衆生一切善道及涅槃樂。今者於此大集未曽之有,昔來未聞如是大集,一切天王及與眷屬皆來集㑹,一切龍王乃至日王、夜叉王、羅刹王、阿修羅王、乾闥婆王、緊那羅王、迦樓羅王、摩睺羅伽王、鳩槃荼王、餓鬼王、毗舍遮王,悉與眷屬皆來集此。所未來者今願世尊,以神通力盡皆攝之。若有諸惡鬼神無所繫(xi4)屬,不受他教,瞋惡麤獷無有慈愍,不觀後世可怖畏事,殘害他命飲血食肉,所不來者,唯願世尊當復慈愍,以神通力令彼鬼神及其眷屬皆來至此,使得分布入他分中,不令數數惱亂衆生。以此方便令四天下大地餘味而不速滅,精氣安住不復損減;以地精氣不損減故,衆生精氣不損減;衆生精氣不損減故,正法甘露精氣不損減;正法甘露精氣不損減故,衆生心法作善平等増長,以是因縁令三寳種得不斷絶。如是,如是,法眼久住,閉三惡道,開於善趣及涅槃門。如是,如是,白法増長,黒法損減。如是,如是,天人増長,無量天人悉得充足涅槃快樂。」四天王等說是語時,世尊觀察黙然不言。
爾時,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、憍尸迦及諸釋天、四大天王,皆共合掌告諸大衆:「我等咸白一切菩薩摩訶薩、一切聲聞,一切天、龍、夜叉、羅刹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緊那羅、迦樓羅、摩睺羅伽、餓鬼、毗舍遮、富單那等一切大衆,願悉勸請如來法尊!當使世尊令諸天衆悉集於此,一切龍衆,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等亦悉來集。彼等於閻浮提所有國土城邑村落、寺舍園林、山谷曠野、河井泉池,如是等處遊止住者分張付囑,令彼一切諸善天龍,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分取安置,各自當分平等守護,不令縱捨不令生惱,各各教彼同行其法,常作善念折伏惡心;復令各各護持自分,而不縱捨不惱於他。彼若各各當分平等作護持者,名稱流布,得大勇猛,獲大福報。」
爾時,一切菩薩摩訶薩、一切聲聞,一切天、龍、夜叉、羅刹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乾闥婆、摩睺羅伽、鳩槃荼、餓鬼、毗舍遮、富單那、迦吒富單那,乃至一切諸來大衆,歡喜踊躍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,一時同聲作如是言:「我等勸請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,愍我等故,利衆生故,得大悲心,一切諸天,乃至迦吒富單那悉令集此。彼等於此閻浮提中城邑村落,乃至依止泉池住者,分張付囑,令彼天龍,乃至迦吒富單那分取安置。若彼諸天,乃至迦吒富單那等各捨己分,猶作惱害不遮惱他,應當治罰而折伏之。願佛發勇作大佛事,一切盡皆分張安置。」
爾時,世尊說偈答曰:
「於此佛法中,無有惱他義,
度於苦彼岸,諸處心平等。
諸法無有二,導師捨憎愛,
一道如虚空,此是佛境界。
若有有爲心,思惟去來事,
彼以法非法,能攝鬼神來。」
爾時,復有一大梵天名曰正辯,住第十地聖無上聖,以諸菩薩功德莊嚴在㑹而坐。此正辯天白諸天王,一切龍王、一切阿修羅王,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王,作如是言:「汝等如是,今從如來得聞是義。如佛世尊,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不惱衆生,汝等今悉一時同聲發願悕求應當說言:『所有非人,一切天龍鬼神所攝,常食精氣,惱害於他食肉飲血者,彼等一切,願護世四王力勢折伏。所有化生、濕生、胎生、卵生,如是隨其所有諸龍、夜叉、羅刹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乾闥婆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鳩槃荼、餓鬼、毗舍遮、富單那、迦吒富單那一切等類四生所依,彼等悉爲四大天王力所攝伏。願四大王攝彼一切所不來者悉至於此!』」
爾時,一切天王,乃至迦吒富單那王作是願言:「除三十三天已下所有四天王天及諸龍衆,乃至迦吒富單那四生所依一切無餘,悉願依於四大天王,彼等四王力所攝伏。若有諸天,乃至迦吒富單那等,於四天王如有違反一一王力不受教勑,即當爲彼熾然鐵輪截其耳鼻。若截耳鼻猶故違者,復令鐵輪截彼手足。若截手足猶故違者,復斬其首。若有乃至違四天王教勑之者,必令如是。」
爾時,毗沙門天王,即以熾然焰赫鐵輪,向於北方而遥擲之,即說呪曰:
「多地夜他 窮窮尼邏(luo2)窮 叉婆窮 迦佉伽伽泥 迦佉闍羅厕 蘇婆訶。」
爾時,毗樓博叉天王,亦以熾然焰赫鐵輪,向於西方而遥擲之,復說呪曰:
「多地夜他 尸梨器 尸羅器 伽伽那 尸梨器 叉尸邏器底 闍利 蘇婆訶。」
爾時,毗樓勒天王,亦以熾然焰赫鐵輪,向於南方而遥擲之,即說呪曰:
「多地夜他 闍邏鼻唎(li4)師 闍囉(la2)鼻唎師 悉多婆 闍囉鼻唎師 達囉尼 闍囉闍囉 鼻唎師 蘇婆訶。」
爾時,提頭賴吒天王,亦以熾然焰赫鐵輪,向於東方而遥擲之,即說呪曰:
「多地夜他 阿那易 阿那阿那耶 阿那浮毗 阿迦奢浮毗 摩系 都易 蘇婆訶。」
爾時,四方諸天,乃至迦吒富單那,及諸小樹林藥草神等,遥見鐵輪熾然焰赫,悉大驚懼,愁憂不樂,恐命不存,觀十方已各作念言:「誰當有能救於我等,爲歸爲趣施我等命?」即便觀見大悲世尊,如實利益諸衆生者,佉羅帝山牟尼諸仙所依住處,大衆悉集圍遶而坐。「唯彼當能救我等命!」即往佛所疾如電光,到佛前住。如是十方所有諸天,乃至迦吒富單那等,皆往佛所,到已而住。
爾時,世尊欲重明此義,而說偈言:
「時我两足尊,問釋梵四王:
爲見爲聞彼,過去諸導師,
分布四天下,爲令天等護,
可不如我今,道樹下分布?
天王答我言:‘如是昔諸佛,
坐於道樹下,分與夜叉等,
後因過及時,轉生諸雜惡,
鳩槃龍夜叉,羅刹鬼單那,
獷惡無慈愍,常食他血肉。
彼惱於諸國,及惱四姓人,
非時作風雨,及以寒熱等,
饑饉(ji1jin4)病闘諍,滅壞大地味,
無慈於一切,惱害多衆生。
莫能遮護者,不伏於我等!
是以地精氣,衆生精氣没;
正法妙精氣,難得者日損。
時過因縁故,天人等損減,
増長諸惡世,法朋難可得。
法不久住世,滅壞正法燈,
斷絶三寳種,世間當盲㝠。
今佛大勇猛,於白法盡時,
出現閻浮提,大悲衆生樂,
中言具六通,究了諸法岸,
利益衆生故,作此大集㑹,
一切天龍王,護世等來集。
諸鬼惡無慈,恒食他血肉,
龍鬼富單那,彼等不來此,
無所受教令,不依屬他分,
一切受佛語,令彼皆來集。
願分於彼等,各令有所屬,
不令更惱害,奪他精氣等。
三種精氣住,令人修法行,
白法得増長,黒法得消滅。
以是惡道息,天人得増益,
解脫門得開,三寳種熾然,
福流諸衆生,速能得解脫!’
於時我黙然,不隨於彼等,
梵王諸帝釋,四大護世王,
俱白一切衆:‘所來在㑹者,
勸請天人師,攝諸鬼來此,
分張付囑彼,城邑諸村落,
晝夜常護持,各令住自分。’
菩薩等大衆,從座起合掌,
勸請大導師,攝諸鬼來此,
一切分作分,護持閻浮提,
勿惱於衆生,發勇人中上。
我不惱亂他,逺離去來事,
了知法無二,離諸衆生想。
正辯大梵天,告諸天王言:
導師不惱他,佛法無此事,
悉共發願言,令鬼不爲惱,
分布各依止,彼四天王等。
諸王作是言:我今依汝語,
誓勑於彼等,悉令得作分,
若彼不依教,速爲輪所燒。
于時四天王,使輪向四方,
乃至一時頃,盡皆到佛所,
頂禮世尊足,合掌於彼住。」
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卷第四
音释
1、戾:力霽切(li4),很戾也。
2、稼:古訝切(jia4),禾之秀實曰稼。
西安袁小苓、孫常立、丁雪雁、袁斐、孫怡供養此經一卷
西安釋典文化龍藏法音工作室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