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乗大方等日藏經卷第二
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
陀羅尼品第二之一
爾時,世尊共頻婆娑羅王說是法時,東方過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佛國土,有佛世界名無盡德,佛號瞻波迦華色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,於今現在,常說妙法教化衆生。彼有菩薩名日行藏,仰觀虚空,見有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衆從東方來往趣西方,復見西方有大光明,是等菩薩尋光而去。爾時,日行藏菩薩見此事已,即從座起頂禮佛足,恭敬合掌白佛言:「世尊,我見空中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菩薩衆,從東方來往向西方,復見西方有大光明。以何因縁有此大光,諸菩薩等尋光而去?」
爾時,瞻波迦華色佛告日行藏菩薩言:「善男子!西方過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佛世界,彼有世界名曰娑婆,具足五濁。其國有佛,名釋迦牟尼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,於彼世界召集大衆,以方便力廣說三乗,論議法門教化衆生。爲令法毋永乆住故,爲令三寳不斷絶故,爲令法行常住不滅故,爲令魔王失勢力故,爲欲建立正法幢故,爲令正法常乆住故,以是因縁諸菩薩等集彼世界。
「十方諸佛已於彼處說寳幢陀羅尼竟,各還本土。今釋迦牟尼佛復於彼界爲諸菩薩摩訶薩大阿羅漢一切大衆,演說三乗、四無礙智、四梵天行及四攝法。娑婆世界地及虚空大衆𠑽滿,咸皆渴仰樂聞佛說。何以故?彼佛如來所說妙法猶如甘露,一切聽者心無猒足;又以彼佛本願因縁,十方佛刹諸菩薩衆皆集其土。彼諸菩薩或有百劫修行者,乃至一生補處者,有於十八不共法中自能修習不由他悟者,有得自在無礙智慧方便具足者,是諸菩薩旣集彼已一切皆坐,以自善根方便力故入於三昧,入三昧已身放光明。
「有菩薩光如一燈者,有如山上烽火者,有如一日、十日、百日、千日光者,有如無量千萬日光明者。以彼菩薩力故,於大集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,爲欲令彼娑婆世界福德莊嚴,四大滋味地轉増勝,衆生受用増益身力,得四念處,得大精進,逺離慳貪能行布施,如淨佛刹諸衆生等,以是因縁諸菩薩衆各各端坐,以自善根力入諸三昧放大光明。
「復有十方諸佛刹中菩薩摩訶薩未來集者,從禪定起見大光明,亦欲往詣娑婆世界,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衆,恭敬禮拜聽受妙法,欲聞日藏法行、壞龍境界燄品、一切衆生惡業盡陀羅尼故。諸菩薩等欲集彼處,以自善根力入種種三昧,汝今亦可從禪定起詣彼世界。
「善男子!彼佛世界諸衆生等,有種種惡多諸渴愛,爲諸煩惱之所繫縛,猶如厠豬樂處不淨。諸女人等身體醜陋自謂端正,猶如醉人不自覺知,種種臭穢自言清淨,兩舌惡口逺離實語,常樂婬欲行非梵行,實大愚癡現智慧相,心大慳貪現能施相,心懷諂曲虚幻不實現質直相,於他善事心生妬忌,口言讃美心懷瞋嫉現慈思相,常樂破壞現和合相,邪見偏多現正見相。彼土衆生有得禪定獲身通者,或有具足得五通者,或有乆修四禪定者,如是智慧丈夫爲諸女人之所惑亂,心隨染著爲欲所使猶如僮僕,於一念頃退失是等諸妙功德,當墮惡道,以諸女人惡因縁故得如是罪。
「善男子!彼佛世界有如是等種種諸惡,汝今頗能往彼國不?我欲與欲。
「善男子!彼釋迦牟尼佛,說日藏法行、壞龍境界燄品、盡一切衆生惡業陀羅尼,我今說欲,所謂四諦順忍陀羅尼,汝可持去。此陀羅尼有大勢力,有大利益,能除一切欲貪、色無色貪,能除我慢、大慢、増上慢,能除一切不淨資生,能除一切惡貪、種種戲笑及諸歌舞無利益事,能盡一切我見、一切邊見、一切疑、一切戒取、一切常見、一切斷見、一切衆生見、一切障礙見、一切甫沙見、一切富伽羅見、一切作者見、一切受者見、一切色見、一切聲見、一切香味觸見、一切四大見、一切生見、一切滅見、一切住見。
「此四諦順忍,能如實知色隂乃至識隂,能知十二入、十八界,知已能捨。此陀羅尼能照諸法,悉能現見諸涅槃道。何以故?彼界衆生甚大愚癡如生盲人,此四諦順忍一切法常住藏不可思議法門,能斷一切惡見,能得一切自在,能破魔王境界及魔伴黨,能破魔事及他境界,悉能降伏一切外道,能怖一切諸惡毒龍,能令一切諸天歡喜,能令善夜叉皆得安隱,能怖諸惡阿脩羅、迦樓羅,能令緊那羅心生歡喜,能令摩睺羅伽生大怖畏,能令刹利生大信心,能攝婆羅門令住佛法,能令毗舍生大信心,能令首陀羅生歡喜心,能斷一切婦人貪欲,令多聞人生大歡喜,令坐禪人心得安隱,能却一切種種惡事及諸闘諍,能除饑饉及夭橫死,能除外賊、惡風、惡雨、惡獸、暴水、非時寒熱、枯澀苦辛惡草等物,能令法母常住不斷,能建三寳。佛法欲滅生大怖畏能令不滅,怖畏衆生能施無畏,能生盡智覺無生智,能破一切無明闇障,能除一切生死苦擔。」
爾時,世尊即說呪曰:
「【口+写】絰咃(一)婆裔婆野波履婆隸(二)婆醯婆訶波履婆隸(三)必利洟仳必利洟鼻波履婆隸(四)阿捭阿跛波履婆隸(五)低誓低社波履波隸(六)末隸末羅波履婆隸(七)却偈却伽波履波隸(八)阿盧翅阿盧迦波履波隸(九)薩他迷薩他麼波履婆隸(十)曷羅誓曷羅社波履婆隸(十一)徙隸徙邏波履婆隸(十二)伽迷伽麼波履婆隸(十三)阿蒲婆阿蒲婆波履婆隸(十四)羅麼羅羅麼(十五)羅謎羅麼(十六)曷囉【良+斤】曷羅邏(十七)阿囉羅阿囉囉麼(十八)【目+陛-耳】㩉婆攘娜復䫂(十九) 伽邏彌復䫂(二十)揭邏麽波履婆隸(二十一) 斫芻揭邏醯斫芻揭邏訶波履婆隸(二十二)輸嚧呾囉揭邏醯輸嚧呾囉揭邏訶波履婆隸(二十三)伽羅娜揭邏醯伽羅娜揭邏訶波履婆隸(二十四) 什婆揭邏醯什婆揭邏訶波履婆隸(二十五)迦耶揭邏醯迦耶揭邏訶波履婆隸(二十六) 麽娜揭邏醯麽娜揭邏訶波履婆隸(二十七)馺跛曷利捨揭邏醯馺跛曷利捨揭邏訶波履婆隸(二十八)鞞䫂娜揭邏醯鞞䫂娜揭邏訶波履婆隸(二十九)怛履瑟那揭邏醯怛履瑟那揭邏訶波履婆隸(三十) 優波陀那揭邏醯優波陀那揭邏訶波履婆隸(三十一)婆嘙揭邏醯婆嘙揭邏訶波履婆隸(三十二)闍帝揭邏醯闍帝揭邏訶波履婆隸(三十三)社囉摩囉娜揭邏醯社囉摩囉娜揭邏訶波履婆隸(三十四)獨佉珊多跛揭邏醯獨佉珊多跛揭邏訶波履婆隸(三十五)阿囉波囉蹹陛社揭邏醯阿囉波囉蹹陛社揭邏訶波履婆隸(三十六)阿跋䫂鞞婆䫂寫(三十七)阿跋囉摸跛麽娑卸鞞也(三十八)毗尼跛䫂(三十九)阿梨也曷囉捨彌(四十)薩鞞伽羶帝娑波訶(四十一)。
「善男子!此日藏法行、壞龍境界燄品、盡一切衆生惡業陀羅尼欲四諦順忍,汝可持徃娑婆世界,問訊釋迦牟尼佛作如是言:『東方過無量恒河沙佛刹,彼有世界名無量德,佛號瞻波迦華色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,今現在說法。彼佛如來令我送欲,并問訊釋迦牟尼佛:少病少惱,氣力安樂,及諸弟子悉安隱不?聞佛說法如教行不?』
「彼釋迦牟尼佛已能破壞一切魔王境界、一切龍王境界,獨超衆聖轉妙法輪。但彼五濁諸惡衆生障礙未盡,爲是等故,我今說此日藏法行壞龍境界燄品一切衆生惡業盡陀羅尼欲。此四諦順忍陀羅尼有大威德,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得大勢力。」
爾時,日行藏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言:「我已受持此陀羅尼得大勢力,能向彼國具足宣說,但彼世界有諸惡事我甚怖畏。何以故?我向親聞佛口所說,彼土衆生多諸貪欲如生盲人,諸女人等多諸姧諂誑惑於人,實不端正自言端正,實大愚癡現智慧相,能令衆生迷没貪著,乃至乆修禪定得五神通諸智慧人,於一念頃爲諸女人之所惑亂,退失是等神通智慧一切善根,墮大地獄。彼諸衆生有如是事故我怖畏。」
時,瞻波迦華色佛聞此語已,告日行藏菩薩言:「善男子!汝今不爲自身得力、自身安樂,當爲利益一切衆生故往彼宣說。」
爾時,瞻波迦華色佛告日行藏菩薩言:「善男子!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大集衆中,有一優婆塞名毗摩羅詰,是汝身不?」時,日行藏菩薩默然不荅。
爾時,世尊復更問言:「善男子!何故黙然?」
如是三問然後乃荅,作如是言:「如是,如是,我於彼刹爲欲教化諸衆生故,名毗摩羅詰,彼諸衆生皆謂我是優婆塞毗摩羅詰。世尊,我於無量阿僧祇諸佛刹中,爲化衆生作種種身,或於餘刹作梵王身,或作帝釋,或作燄摩、兜率、化樂、他化自在天王等身,復於餘刹或作龍王、阿脩羅王、迦樓羅王、緊那羅王、摩睺羅王如是等身,復於餘刹或作聲聞、辟支佛身,或作人王刹利等身、婆羅門身、長者身、女人身、童男身、童女身,復於餘刹或作畜生身、餓鬼身、地獄身。
「世尊,於此刹中有八十百千諸菩薩等,同修禪定行住坐卧未曽舍離。其中菩薩或有初習行者,或有乆習行者。是等菩薩見我欲往娑婆世界皆樂隨從,欲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衆,禮拜供養并欲聽法;而諸菩薩有初行者其心未定,而彼世界多諸惡事,是等菩薩或生貪染,恐於彼處近惡知識心生顚倒,我甚怖畏。」
爾時,瞻波迦華色佛告日行藏菩薩言:「善男子!勿怖勿怖!今爲汝等一切菩薩說離受不共行、法無想處行、調伏地行、解脫之行、到有海岸行、三寳性乆住不盡行、大慈大悲行、一切智解脫行、壞四種魔降外道行、盡智無生智行、盡一切作業一切壽隂行。
「善男子!今爲汝說日眼蓮華陀羅尼。此陀羅尼能令衆生厭離生死三有牢獄,得無相三昧解脫門蘇息處,得無相三摩跋提,捨最後一念身智而入涅槃。
「善男子!若有人能一心聽受此日眼蓮華陀羅尼,是人所有一切貪欲及諸煩惱皆悉微薄,捨身之後七返生天得宿命智,不爲欲染而得聖道,一切諸天皆樂供養;天上壽盡復得七返生於人中,雖處欲界不爲欲染,即於人中得成聖果,常爲一切禮拜供養。
「善男子!若有得聞此陀羅尼,乃至七遍一心善聽者,此人命終七返生天,獲得五通爲諸天師,一切諸天皆悉禮拜恭敬供養;天上壽盡七返生人,得五神通爲人中聖師,一切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脩羅等皆悉供養。
「善男子!若有人能於天衆中,七遍宣說此蓮華陀羅尼,一切諸天及天女等能一心聽,皆離五欲樂修禪定。若有人能於國王所或刹利、婆羅門、毗舍、首陀等衆中,七遍宣說此陀羅尼,如是等衆能善聽者即得出家。若有女人得聞此呪一心善聽,七日七夜不念餘事專心誦持,捨此身已得轉女身,隨所生處能薄貪等一切煩惱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,乃至得證大般涅槃,終不更受女人之身,除化衆生自願受身。
「善男子!若有誦此蓮華陀羅尼七遍,呪諸藥草用塗鼓貝,若打若吹隨其音聲所至之處,一切呪咀、一切厭蠱、一切毒藥、一切符書、一切諂縛婬欲煩惱不能爲害。
「善男子!我今說此大力日眼蓮華陀羅尼。」即說呪曰:
「哆絰他(一) 徙陀摩帝(二) 毗盧迦麽帝(三) 㖶隸(四) 羈䫂矣利師(五)漚制(六)蘇樓漚制(七)佛地毗佛地(八)摩訶佛地(九)鬱奴摩提(十)鬱奴摩爹(十一)鉢【良+斤】底篩(十二) 達膩阿羅伽度蘆婆(十三)阿囉伽度蘆婆(十四)鉢【良+斤】底篩達膩(十五)頻豆頻豆麽底(十六) 質吒質吒鉢【良+斤】底篩達膩(十七)頞勒羈(十八) 旃陀羅提(十九)呵呵質㮹(二十)訶䫂膩弭(二十一)訶䫂迦麽鞞祇(二十二)訶䫂富娜曷囉婆嘙(二十三)曷囉栘(二十四)訶䫂斫芻三摩帝(二十五)訶䫂毗麽䫂佛地(二十六)訶䫂夜竒離(二十七)訶䫂毗三麽揭離(二十八)訶䫂三姥爹囉社裨(二十九) 訶䫂鞞麽䫂曷囉誓(三十)訶䫂咥㖑(三十一)訶䫂者者帝(三十二)訶䫂達麽曷囉誓(三十三)訶䫂蒲呼曷囉誓(三十四)訶䫂跛社麽帝(三十五) 訶䫂嚧伽曷囉捨彌(三十六)訶䫂達麽徒蜜帝(三十七) 訶䫂薩婆憂波陀娜(三十八)若茹若(三十九)毗社樹竪(四十)毗者社若(四十一)若婆羅末伽若若(四十二)㖶沙案䫂(四十三)娑囉伽(四十四)獨敧莎波訶(四十五)。
「善男子!此日眼蓮華陀羅尼,能乾一切欲河,能出一切苦海到於彼岸。汝當至心持此陀羅尼往彼世界,如從我聞至彼說之。何以故?彼佛世界有百千萬種種魔事、呪藥、蠱道,能壞衆生所有善法。汝等若誦此陀羅尼,一切魔王内外眷屬所作種種無量惡事,及上妙五欲不能侵惱,何況餘人鄙陋穢欲而能爲害!」
爾時,日行藏菩薩,與無量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等,及無量百千那由他諸天及人,白佛言:「世尊,如來功德智慧辯才不可思議,大不可思議,最大不可思議!我等昔來未曽得聞如是壞欲大陀羅尼。」說此語時,衆中八萬四千天女至心聽受,生大信心恭敬供養,即轉女身得男子身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。
爾時,瞻波迦華色佛,捉瞻波迦華鬘,告日行藏菩薩摩訶薩言:「善男子!持此華鬘並日眼陀羅尼、四諦順忍陀羅尼,往彼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。此陀羅尼有大勢力,猶如電光,速能破壞一切欲事,能大利益,能盡一切欲貪,乃至能除一切苦擔。汝可持去問訊釋迦牟尼佛。」時,日行藏菩薩於彼佛所黙然受之。
爾時,衆中八萬菩薩俱白佛言:「世尊,我等皆欲往彼娑婆世界,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衆,禮拜供養聽受妙法。」
佛言:「善男子!隨汝意去,咸可一心作梵天像,形色長短、威儀服飾,往彼世界。」
爾時,日行藏菩薩及無量百千那由他諸菩薩等,皆作大梵天像,形色長短、威儀服飾等無有異。作此化已頂禮佛足,右遶三帀遶已復禮,禮已於彼界没,如一念頃即至娑婆世界。初入娑婆世界即以瞻波迦華,散釋迦牟尼佛積至于膝,如是漸行往詣佛所,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却一面立。當爾之時,釋迦如來猶爲頻婆娑羅王宣說法行。
爾時,南方去此娑婆世界,譬如有城方一由旬,沙滿其中,復有一人具大神力擔負而行,盡一世界乃下一沙,過是數已有佛世界名袈裟幢,具足五濁,佛號山帝釋王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世尊,今現在說法。於彼衆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香象,仰觀虚空,見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訶薩衆從南方來往詣北方,又見北方有大光明。見此事已,問山帝釋王佛言:「以何因縁,諸菩薩等從南方來往詣北方?」
爾時,山帝釋王佛告香象菩薩言:「善男子!北方過一由旬城沙滿其中,從是北行,一沙爲一世界。過是數已,有佛刹土名曰娑婆,具足五濁,有佛號釋迦牟尼,於今現在爲無量大衆,以方便力廣說三乗論議法門。爲教化衆生故,爲令法母常住故,三寳性不斷絶故,増長法行故,壞魔境界故,建立法幢故。十方諸佛已於彼刹說寳幢陀羅尼竟,各還本土。今釋迦牟尼佛復爲諸菩薩摩訶薩、大聲聞衆,宣說妙法,娑婆世界地及虚空,大衆𠑽滿間無空處樂聞佛說。何以故?彼佛如來所說法要,言辭美妙猶如甘露,一切聽者心無疲厭。
「善男子!汝能往彼娑婆世界聽受法不?我今亦欲與彼佛欲,并說隨順空忍陀羅尼。此陀羅尼有大勢力,能大利益,能盡一切欲貪、一切色貪、一切無色貪,能盡一切我慢、大慢、増上慢,能生盡智,能覺無生智,能裂一切無明闇障,能捨一切苦擔。」
爾時,世尊而說呪曰:
「哆絰他(一)頭摩帝頭摩帝(二) 惡踦頭摩帝(三)鉢囉婆娑頭摩帝(四)薩婆迦捨頭摩帝(五)阿鞞却伽(六) 培鞞娜却伽(七)碎朱叉却伽(八) 阿嘙摸訶却伽(九)阿娜涅也却伽(十)毗耶佛履帝却伽(十一)僧迃嘍者却伽(十二) 阿泥麼却伽(十三)盧者那却伽(十四)尸棄却伽(十五)毗底寐囉却伽(十六)郁芻麼却伽(十七)塢囉却伽(十八)惡敧却伽(十九)耶婆麽娜却伽(二十)尤嘍跛却伽(二十一)耶婆毗娘那却伽(二十二)斫芻陀妬却伽(二十三)耶婆麽娜毗娘那陀妬却伽(二十四)必利洟陛陀妬却伽(二十五) 耶婆毗娘娜陀妬却伽(二十六)靼埵履悉蜜駐跛薩他娜却伽(二十七)耶婆阿虱吒達奢阿鞞尼迦佛陀達摩却伽(二十八)獨佉却伽(二十九)耶婆磨勒伽却伽(三十)毗婆嘙娜毗踦嘙(三十一)阿那娜娜(三十二) 阿陛娜娜(三十三) 三姥陀【良+斤】娜娜(三十四) 薩婆迦囉娜娜囉(三十五) 薩婆僧薩他娜毗瞿跛娜娜(三十六) 阿緊柘若娜娜(三十七) 叉婆叉嘙(三十八) 婆叉嘙(三十九) 伊犁伊儸(四十) 伊犁伊伊羅(四十一)寐利莎波訶(四十二)。
「善男子!是名順空陀羅尼,汝可持往娑婆世界教化衆生,問訊釋迦牟尼佛。」
爾時,香象菩薩作如是言:「我已受持此陀羅尼,得大勢力,得大利益,今欲往彼惟有一事心生怖畏。何以故?我親從佛聞彼土衆生多諸惡貪,乃至女人諂詐弊惡,令乆修禪得五神通智慧之人,於一念頃退失神通及諸功德,墮大地獄,故我今生怖。」
爾時,山帝釋王佛告香象菩薩言:「善男子!譬如雪山以十三因縁,令虚空中有清涼風,以冷風故熱惱皆除,一切河水悉皆清涼。
「善男子!如是乆學無生忍智慧菩薩,以十三因縁防護身心,不生煩惱六根無熱,不爲無明河之所漂流,智慧之人能爲愚人說無衆生等法,令離癡縛除五隂重擔。
「善男子!汝以十三種因縁,乆學無生忍,何故而言我今怖畏?汝於餘界或作梵天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摩醯首羅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帝釋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那羅延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天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作夜叉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龍王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阿脩羅王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轉輪聖王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大醫王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刹利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作婆羅門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或現聲聞身教化衆生,復於余刹作大臣身教化衆生,復於餘刹作辟支佛身教化衆生。如是無量刹中以種種色身,現化衆生而作佛事,云何方言:『我今怖畏?』
「善男子!勿生怖畏!今爲汝說無盡根大受記持心法行,一切智智壞四魔行,三寳乆住行,壞一切毒龍境界行,盡一切衆生惡業行,大慈教化衆生行,大悲淳至入三惡道救拔衆生行,於一切衆生作歡喜心行,斷一切衆生惡見、惡愛、惡願、惡乗行,解脫一切衆生地獄行,斷一切女身得丈夫身行,說一切法隂無有盡行,斷一切衆生慳嫉行,得一切三昧神通無盡行,攝一切衆生安置菩提道行,捨聲聞、辟支佛乗行,乃至說得無上最勝涅槃行。
「善男子!若有衆生聞此無盡根受記法行生信樂者,彼人所有無量生死,恒沙業障、衆生障、法障、煩惱障,能障一切善根,未受、未盡、未吐者,如是等業皆悉滅盡,不受罪報,不生惡處,惟除三事。何者爲三?一、五無間,二、謗正法,三、謗聖人,此三種罪必定受報。
「善男子!若有衆生乃至一念,聞此無盡根受記陀羅尼,能至心聽信受憶念生尊重者,彼人所有恒沙罪業不受果報,常樂修行一切善根。若行檀波羅蜜時,十方諸佛,一切菩薩、辟支佛、大阿羅漢,皆以神力加護。是人得聖加故多饒財寳,以用布施不可窮盡,乃至能捨頭目髓腦,逺離嫉妬得平等心,於一切田心無優劣,亦復不見我能行施、彼爲受者。
「作是施時,一切天、龍、鬼、神、阿脩羅、夜叉、乾闥婆等不能爲障,惟除三種,所謂五逆、誹謗正法、毀呰聖人。此三種罪,一切聖人神力不加故有障礙。若行尸波羅蜜時,常勤精進住忍辱中,得歡喜心,得隨順心,憐愍衆生猶如一子亦如己身,常爲一切聖人之所讃歎,常爲諸天、釋、梵、四王、龍、神、夜叉、人非人等,刹利、婆羅門、毗舍、首陀,禮拜供養得聖力加,心不自高亦不毀他,亦復不樂多積衣食,趣得支身心無憂惱,於一日夜六時自省,卧覺安隱,無多惱患衣食豐饒,於一切衆生慈悲不捨,隨心所念皆悉不空,臨命終時得見諸佛,一切諸佛皆讃歎言:『善哉!善哉!大丈夫!善能持戒清淨不破,善來!將汝往詣清淨佛刹,令汝得住十地位中。』彼人見佛得清淨心,得歡喜心,心歡喜故,捨身則得往生淨國速得十地,不乆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乃至一念聞此無盡根受記陀羅尼得如是利。
「是菩薩若學行羼提波羅蜜時,一切聖人神通力加令得法忍,不見衆生、不見彼、不見此。若有人來截其手足,割其耳鼻,乃至不起一念瞋心。離瞋心已,一切天王、一切人王,禮拜供養,乃至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「是菩薩若學行毗梨耶波羅蜜時,得無患身成就大力,壯健智慧精進勇猛,能行四攝布施、愛語、利益、同事教化衆生。具四攝已,一切天王、龍王、夜叉王、阿脩羅王、迦樓羅王、緊那羅王、摩睺羅伽王、人王,合掌燒香恭敬禮拜,是人名聞流布,常爲一切人天之所愛念,樂欲見之常欲擁護,乃至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「是菩薩若學禪波羅蜜時,聖人加故,得四禪、四空、三摩跋提,乃至千萬三摩提門、陀羅尼門、忍門,常爲一切諸佛所念,常爲一切天王、人王擁護愛念,恭敬禮拜,乃至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「彼菩薩若學般若波羅蜜時,常爲諸佛、菩薩、阿羅漢、辟支佛之所擁護,心得安隱逺離憒鬧,得勝法念心心數法成就,得聖人智慧根具足。入一切法中,所作已辦度疑網河,於一切法不生疑礙,一切天人阿脩羅所不能壞,常爲天人八部供養恭敬,愛念守護,聞名見形皆生歡喜樂欲親近,若自供養,若教人供養。此人臨終見十方佛,一切諸佛皆悉授手,讃言:『善哉!善哉!大丈夫!善來。將汝往向我清淨佛刹,令汝得住十地位中。』是人聞已得歡喜心,心歡喜故命終即得生佛淨土,淨土生已速得住於十地,不乆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「善男子!此無盡根大受記陀羅尼,有如是大力、如是大利益,汝當受行,往彼世界不應怖畏。
「善男子!,釋迦牟尼佛本所誓願,若有衆生造作五逆、謗方等經、毀呰聖人、犯波羅夷,如是之人清淨佛刹所不容者,皆生我國我當教化。以是因縁諸惡衆生悉集其國。
「善男子!若彼世界諸惡衆生,聞此無盡根大受記陀羅尼,能於七年常行慈心、不動心、憐愍心、平等心,逺離兩舌、不惡口、不妄語、不绮語,如是晝夜常念諸佛,當淨洗浴晝三夜三,整衣服右膝著地,合十指掌對十方佛前,念無盡根大授記陀羅尼,一心誦者,彼人經七年已,所有諸難極重罪業皆滅無餘。若有女人欲求自在,能於七月晝三夜三,如前念此無盡根大受記陀羅尼,一心誦者,如是女人隨所生處得大自在,於流轉中更不復受女人之身,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惟除自願。若有女人求好夫主,求好種姓,求大自在求不用男女,或願多有男女者,應當澡浴清淨著淨潔衣,獨處閑靜晝三夜三,右膝著地合掌向佛,一心誦念此無盡根大受記陀羅尼者,隨心願樂皆得稱意,所求男女多少皆得,端正聦明無有疑難。
「善男子!此無盡根大受記陀羅尼,如是大力,如是大利益,汝從生死已來未曽得聞。」
爾時,世尊即說呪曰:
「哆絰他(一) 捨羅娜毗夜也(二) 式叉毗夜也(三) 徙寐履帝毗夜也(四) 鉢囉阿娜毗夜也(五) 矣履地毗夜也(六) 因地利夜毗夜也(七)嘙【良+斤】毗夜也(八) 蒲騰伽毗夜也(九) 三摩地毗夜也(十) 陀羅尼毗夜也(十一) 羼帝毗夜也(十二) 毗梨耶毗夜也(十三) 闍娜毗夜也(十四) 鉢邏若阿霤必也毗夜也(十五) 阿紉社毗夜也(十六) 摩伽毗夜也(十七) 遏鼻娘毗夜也(十八)鉢囉帝三陛爹毗夜也(十九) 步寐毗夜也(二十) 坒絰㖿毗夜也(二十一) 摩訶梅怛梨毗夜也(二十二) 摩訶迦霤那毗夜也(二十三) 摩訶牟帝多毗夜也(二十四) 摩呼畢叉毗夜也(二十五) 必利洟鼻毗夜也(二十六) 薩埵毗夜也(二十七) 達摩毗夜也(二十八) 荅摸毗夜也(二十九) 阿盧迦毗夜也(三十) 鉢囉帝婆娜毗夜也(三十一)鉢囉帝輸盧得迦毗夜也(三十二)伽伽那毗夜也(三十三) 摩霤䫂毗夜也(三十四)鉢囉帝多三姥波爹毗夜也(三十五) 輸娜多毗夜也(三十六)阿尼蜜多毗夜也(三十七)揜缽囉尼系多毗夜也(三十八) 侯嘍䫂毗夜也(三十九)瞿沙毗夜也(四十) 緊柘那毗夜也(四十一) 阿鼻三摩夜毗夜也(四十二) 阿怒娜(四十三) 阿奴娜(四十四) 揜嘙呵者者(四十五) 者遮囉(四十六) 者遮囉毗姥(四十七) 柘陛)斫芻者遮囉毗姥(四十八)毗夜也毗姥(四十九) 察夜毗姥(五十) 阿麽毗夜也毗姥(五十一) 阿三姥陀遮囉毗姥(五十二) 塢眵陀毗姥(五十三) 阿迦舍毗姥(五十四)驃鉢舍麽毗姥(五十五) 阿那婆娑毗姥(五十六) 阿呵呵毗姥(五十七) 阿囉波囉毗姥(五十八) 優波舍麽毗姥(五十九) 薩利囉毗姥(六十)莎波呵(六十一)。
「善男子!此無盡根大受記陀羅尼,有大威德,有大勢力,能大利益一切衆生,攝護衆生,憐愍衆生,洗除衆生,令得寂滅。
善男子!持此陀羅尼往詣娑婆世界,如我所言問訊釋迦牟尼佛。」
爾時,山帝釋王佛說此陀羅尼已,一切大衆皆大歡喜,讃言:「不可思議!大不可思議!得見離障第一智慧,說此大受記陀羅尼,一切衆生所有小罪、中罪、大罪、最大罪,輕重業障牢固難捨,能與善根作障礙者,此陀羅尼速能除盡得無漏道。」
爾時,香象菩薩生大歡喜,而說偈言:
「此無盡根陀羅尼,最勝第一無過者,
能盡衆生諸惡業,亦斷一切罪駛河。
生死流轉自所作,悉能逺離無有餘,
以福德力因縁故,於一切苦得解脫。
能竭生死三有海,速生清淨有佛國,
於流轉中大怖畏,現見無量大障礙,
悉能傾動諸煩惱,疾證無上勝菩提。
一切衆生不能壞,若有聞此陀羅尼,
速能受持常憶念,具足如是諸功德。」
爾時,香象菩薩白山帝釋王佛言:「我已持此無盡根受記陀羅尼竟,今欲往彼娑婆世界。」
是時,衆中有無量阿僧祇菩薩摩訶薩,從無垢三昧起,異口同音白佛言:「世尊,我等今者渴仰欲見釋迦牟尼佛及大集衆禮拜供養。我從昔來未曽得聞日藏法門,惟願聽我往彼世界。」
爾時,世尊告諸菩薩言:「善男子!隨汝意去,咸可一心作帝釋像,身色形貌、長短威儀、勢力自在,往彼世界。」
爾時,香象菩薩及無量阿僧祇菩薩,咸共一心悉皆化作帝釋王身,形貌色像、長短威儀、勢力自在皆無有異。作此化已,三禮山帝釋王佛,右遶三帀遶已從彼界没,如一念頃即到娑婆世界。入此刹已,放諸香雲雨種種末香,所謂牛頭栴檀香、龍身牢固香、多摩羅葉香、沉水香、多伽羅香,隨六時變異香。爲供養釋迦牟尼佛故放香雲已,次第漸向釋迦牟尼佛所,到佛所已,以帝釋身頂禮佛足,右遶三帀却一面立。當爾之時,釋迦如來猶共頻婆娑羅王宣說法行。
大乗大方等日藏經卷第二
音釋:
1、裔:餘制切。
2、𥆯㩉:𥆯:薄啓切,㩉:都盍切。
3、攘:汝羊切。
4、馺:蘇合切。
5、蹹:徒合切。
6、敧:丘義切。
7、駛:踈士切(shi3)。
西安任闻新携全家供养此经一卷
西安釋典文化龍藏法音工作室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