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
唐罽賔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
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
爾時,善財白瞿波言:「聖者!得此解脫,其已乆如?」
瞿波告言:「善男子!我於徃世過百佛刹極微塵數劫,有劫名最勝行,世界名勝無畏。彼世界中有四天下,名常具衆樂閻浮提;中有一王都,名大樹妙髙吉祥,於八十四千億王都之中最爲上首。時,此王都復有八十四千億城而爲眷屬,其諸城邑,一一嚴飾悉皆清淨;毗瑠璃寳以爲其地,七重寳牆周帀圍遶,一一皆以雜色影像光明寳網以覆其上;其諸寳牆一一皆以寳塹圍遶,金沙布地,香水盈满,優鉢羅華、鉢頭摩華、拘物頭華、芬陀利華彌布水上;此一一河,皆有自然衆寳欄楯及諸寳網莊嚴其岸;一一河間復有寳多羅樹,七重圍遶;復有自然寳莊嚴樹,垂諸瓔珞、衣服、鬘帶、眞金寳網彌覆其上。其諸城邑徃來之處,所有道路左右八歩,皆以種種上妙雜寳間錯莊嚴,發耀舒光,輝映一切;又有無量持明呪仙,嚴潔其身,如自在天經行遊履,保護衆生;又彼城邑,一一各有無量園苑遊戲之處,華葉樹林無不備足,雜類衆鳥哀鳴和雅,遊集其中,歡樂無畏;常有無量清淨微妙可愛男女止住其中,身出妙香普熏一切;諸天晝夜常雨妙華,色類百千,繽紛亂墜。彼諸城邑一一皆有百千地神而爲守護;其諸城邑内外所有衆寳樹林,瓔珞鬘帶及寳鈴網諸莊嚴具,微風吹動,演出種種妙法音聲;聞皆喜恱,煩惱銷除,身意清涼,法喜充满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,具足普賢常所稱讃妙行功德。
「彼時,有王名爲財主,常以正法化周率土,妃嬪婇女八萬四千,輔相大臣其數五百;五百王子色力具足,形相端嚴,勇猛無畏,能伏怨敵。王有夫人名蓮華吉祥藏,威德殊勝,顔貌第一;所生太子名威德主,端正竒特,人所樂見,具足圓满三十二相。所謂:足下平满,猶如奩底;千輻輪相,圓满備足;手足柔軟,如兠羅綿;其指纖長,網縵成就;足跟齊圓,足趺隆起;一一相稱,光潔妙好;雙腨【月+庸】圓,如仙鹿王;垂臂過膝,猶如象鼻;馬王隂藏,峯勢隱宻;一一毛孔各生一毛;紺髮右旋,螺文不亂;身皮金色,細薄潤滑,一切塵垢所不能著;手足肩頸,七處平满;臂膊傭圓,脊骨不現,周圓相稱,如尼拘陀樹;頥頷胷臆,猶如師子;頸如紺蒲,三約成就;常光四照,靣各一尋;四十牙齒,鮮白齊宻;舌相紅赤,長廣覆靣;梵音清美,人所樂聞;目睫青潤,齊整不亂;目上下瞬,猶如牛王,青白分明;靣輔圓满,猶如淨月;眉相纖曲,如帝釋弓;白毫皎潔,文相右旋;頂有肉髻,猶如天蓋。如是衆相,莊嚴其身。
「善男子!太子有時受父王敎,與二十千妓侍婇女并諸眷屬,前後圍遶從宫城出,詣光明雲峯大香牙園,遊觀嬉戲。是時,太子乗閻浮檀上妙寳車,其車嚴飾世無倫匹;火焰金剛以爲其輪,天妙金剛以爲其轂,香摩尼寳以爲其廂,上妙栴檀間厠嚴飾,衆寳華網彌覆其上,大莊嚴藏寳摩尼王爲師子座。五百婇女各執寳繩牽馭而行,不遲不速,進止合度。寳馬千匹,駕以金車,前後導從;白瑠璃摩尼寳王以爲其蓋,放不思議一切希有雜色光明摩尼寳王而爲莊校,一切影像紺瑠璃王摩尼妙寳而作其竿,使人執持隨覆其上。百千萬人持諸寳蓋,百千萬人持諸寳幢,百千萬人持諸寳旛,百千萬人奏諸音樂,百千萬人散諸寳華,百千萬人持諸香鑪,燒衆名香,前後圍遶而爲翊從。其路寛平,八衢齊列;界以雜寳,布以金沙,種種寳華而散其上。雜寳行樹及寳欄楯,於八衢間次第行列;覆以種種妙寳鈴網及諸繒綵,懸布樹間,以爲嚴飾。於其路側,處處建立義堂、福舍,衆寳樓閣及諸倉庫,遞相連接,延袤逺近,珍寳財物悉皆充满;或於其中積諸珍寳、瓔珞嚴具,或積繒綵上妙衣服,或辦甘美上味飲食,或貯香華身諸資具,或畜象馬雜寳車乗,或復安置端正女人及諸僮僕,善閑一切世儀禮則,一切藝能無不成就。隨諸衆生有來求索,悉皆施與,靡不令其意願充满。
「爾時,大樹妙髙吉祥王都之中,有一母人,名爲善現,有一童女,名具足艶吉祥,顔容端正,色相嚴潔;洪纎得所,脩短合度;衆相圓備,目髮紺青;言同梵音,清徹美妙;智慧聦明,人所尊重;善達技能,精通辯論;恭勤匪懈,質直柔和;少欲寡思,慈愍不害;具足慚愧,無諂無驕;志量弘深,人無與等。及與其母乗妙寳車,將諸眷屬無量婇女前後圍遶,先於太子從王都出,歌詠嬉戲,隨路而行;見其太子奏諸技樂,言辭諷詠,心生愛染,而白母言:『善哉!慈母,我心願得敬事此人,若不遂情,自當殞滅。』
「時,母善現告其女言:『汝今不應生如是念,何以故?今此仁者是王太子,具足圓满轉輪王相,不乆當紹轉輪王位,時有女寳自然出現,飛行乗空,有大威德。我今與汝,種族卑賤,非其匹偶,此甚難得,勿生是意。』
「是時,童女其心決定,堅固不捨。時,香牙雲峯園苑之側,有一道場,名法雲光明;時有如來名勝日身,於此道場成等正覺已經七日。是時,童女遊觀疲極,暫時假寐;時彼如來即於夢中爲現神變。從夢覺已,時有宿世守護菩薩親友使天,於虚空中而告之言:『童女!汝向所夢是勝日身如來,於香牙雲峯園苑之側,法雲光明菩提場中成等正覺始經七日,諸菩薩衆前後圍遶,及諸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脩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梵世諸王、淨居天等,并諸一切主河、主海、主地、主水、主風、主火、主山、主城、主園、主藥、主林、主稼、主方、主空、主晝、主夜、身衆、足行、道場神等,男女眷屬,爲欲見佛聽聞法故,皆悉來集;汝今亦應親近禮敬。』
「時,具足艷吉祥童女以於夢中覩佛神變,得佛功德所加持故,其心無畏,安隱快樂,以其宿心景慕太子,即於其前而說偈言:
『我身端正無等倫,智慧色相皆圓满,
言辭禮則咸通達,功德名聞徧十方。
世間無量諸衆生,見我身者皆貪著,
我於彼衆恒清淨,曽不生於染愛心。
我心一切無憎愛,亦離愚癡瞋恨心,
但以清淨大慈悲,究竟饒益諸含識。
我於今時見太子,最勝功德相莊嚴,
其心大喜充徧身,諸根恱樂思親近。
色如淨妙光明寳,毛髮紺青而右旋,
鼻髙脩直妙端嚴,額廣平正眉纖曲。
身如妙寳眞金聚,相好光明無等倫,
妙眼長廣若青蓮,齒白齊宻踰珂雪。
月靣圓明師子頰,口方脣赤色如丹,
所發曽無非法言,願最勝尊哀納我。
舌相長廣能柔軟,色若赤銅衆寳光,
聲如梵響緊那羅,衆生聞者咸欣恱。
發言現笑辤清妙,威光蔽衆德難量,
喜顔美貌自莊嚴,能令見者無猒足。
心無垢染身清淨,三十二相所莊嚴,
必於此界作輪王,唯願慈哀垂納受。』
「爾時,威德主太子爲於世間顯示女人多諸過患,障諸世間、出世間樂,乃至能障無上菩提;於衆㑹中,即爲童女而說偈言:
『世間妄計諸宗族,愛敬適恱唯女人,
一切最勝無比倫,能成住正諸善伴。
女爲第一人中寳,亦作天人解脫因,
紹續勝種功德身,世智說言女爲勝。
一切熱惱燒心苦,種種煩寃所逼身,
妻慰令使得清涼,譬如毒暑逢甘雨。
凡夫心没諸憂惱,猶遭重病之所纏,
因妻佞媚所歡娛,妄謂除憂最勝藥。
邪見衆生興是念,女人能爲世間因,
生成長育福莊嚴,天地變化無能勝。
勤勞世業唯由女,勸夫普作諸善事,
能令男子隨意轉,此女無染别人心。
智人所說諸煩惱,一切過業由女生,
況取卑族以爲妻,世間極惡無過此。
女人弊執爲其性,如地堅住匪能移,
但隨富樂榮貴遷,貧賤衰羸咸棄捨。
五通仙人大威德,退失神通因女人,
隨意自在騎頸行,王女能令寂靜轉。
琰魔死王及猛風,亦如地下沃焦海,
炎火黒蛇刀毒藥,女人爲害過於此。
敬心給足諸財寳,質直承事意無違,
智慧方便或剛柔,無有能知女心者。
見人啼笑皆過彼,種種幻惑誘其心,
貌恭矯媚於男夫,心藏很戾無知者。
極虚誑語示眞實,極眞實言皆虚妄,
恒如毒獸害衆生,咄哉丈夫寧共處。
長時欲事益驕慢,蹔遇違縁惡轉増,
若出若處一切時,淩突於夫無愧恥。
如火焚薪恒不足,如海吞流無满時,
琰魔不猒殺衆生,女人欲男心亦爾。
女人不觀於種族,老少貴賤與妍媸,
一切男子悉馳求,無猒恣欲情如是。
女人志欲無猒足,曽無少分繫夫心,
猶如野牛自在行,恒思漸食於新草。
少年盛色心流轉,冨貴從夫繫屬人,
豐盈玉饌瓔珞衣,常願貧窮隨自意。
種種供事咸充足,塗香沐浴妙莊嚴,
未嘗慙愧丈夫恩,縱意邪思心不絶。
或染欲語憐愍語,舌上猶如甘露生,
心中猛惡興毒害,是故女言難定信。
女人能間夫宗族,匪令雍穆暫同居,
父母兄弟甚怨讎,一切姻親皆捨離。
外現美容懷諂媚,一切愆違满腹中,
不應觀視一須㬰,況乆甘其麤惡語。
女人恒於一切處,防諸過患及猜嫌,
一行有顧衆所輕,傷風敗俗人咸棄。
女人童㓜及中年,乃至老時過百歲,
内外種族皆榮貴,動止恒須人所防。
處女居家隨父母,笄年適事又從夫,
夫亡從子護嫌疑,由是常名不自在。
出家捨欲修寂靜,心思女境非聖賢,
猶鬱金香染垢衣,離善常爲智人笑。
如囚得出思還入,如狂遇差願重生,
癩病已除念病時,捨女思女過於是。
如澄靜水蛟龍止,亦如金窟猛獸居,
雖修戒定念女人,智者觀之亦如是。
智人寧吞於熱鐵,不觀女色亂其心,
戒定慧品徧成怨,寂靜資縁皆棄捨。
女人不觀於勝族,吉祥冨貴智名聞,
唯求染欲無異心,云何慧者所親近?
有住諸禪及威勢,能敎勇力與王仙,
或時女色染其心,退失調伏諸功德。
鬪諍象馬諸軍陣,亡軀濟海集珍財,
勝族乞丐爲僕隷,行非正法皆由女。
女人喜怒情難見,染心邪計量無涯,
世間名稱諸智人,無有能知女心者。
五通神仙及天主,能知大海水多少,
終身計算莫能知,一一女人差别意。
諂言恱耳甘如蜜,心如利劔害於人,
亂意巧妙奪人心,懷惡與謀肆諸毒。
女人妙飾或無飾,行住坐卧悉猜嫌,
邪視愚智諸女人,見畫像女亦憎惡。
愚童樂攀毒樹枝,癡亂欲住毒蛇窟,
狂人執持於熱鐵,親近女色過於是。
染著女色心昏醉,違意忿毒害於身,
怖彼女人喜怒時,智者云何親近住。
女人惡法满其心,如何深水蛟龍止,
不觀勇力色種族,恣欲從心無是非。
女心不定如疾風,亦如迅速浮雲電,
百歲供承資所欲,曽無少念丈夫恩。
不敬有德輕無德,憎貧樂冨侚貪求,
美言敬養増慢髙,資財闕乏無心顧。
蚖虵枯磧狼毒華,共住戴持傷一世,
暫近女色過於彼,永害未來功德身。
女人讒巧恒是非,離間六親及朋友,
覆藏己過揚他失,一切過患由女人。
女心不定如猨狖,恒思少過忘多恩,
愚夫敬事若師尊,如奴奉主情無足。
女性如河滋汎溢,漂諸勝法壞多身,
如流湍激两岸崩,女人害善過於是。
女人欲網甚堅宻,顧視徐行無愧容,
笑語歡諍無異心,羅諸冨貴如昏醉。
女人染愛由妄起,如樹無根欲盡燈,
色衰愛息一須㬰,所有恩情咸滅盡。
女人愛欲須㬰頃,染心邪語信難依,
或時寳重過珠珍,或生猒棄如芻草。
象王自在㧞樹力,色如浮空大白雲,
由爲女象醉其心,一切隨人所調伏。
菩薩爲法攝女人,雖恒敎授心逺離,
若時太過而親近,如鳥折翼不能飛。
女人志趣恒卑下,如河流處岸崩摧,
所徃能令善法衰,毀宗滅族皆因此。
女人能張愛欲網,羅捕一切諸愚夫,
世間染欲諸衆生,如魚吞鉤爲所食。
智者觀知本不淨,九竅常流晝夜時,
如是猒離女人身,云何於此生貪著?
女身虚幻如浮泡,老病死苦所依處,
積集不淨過山岳,云何於此生貪著?
一切憂惱及恐怖,皆從女色之所生,
若能觀察無貪著,解脫無憂無恐懼。
是故智者不觀女,或時觀察以慈心,
想如母女及姊妹,隨應爲說無貪法。
能了女人身内外,種種不淨之所生,
如何境動思欲火,焚燒累劫諸善根。』
「爾時,妙威德主太子說此偈已,告具足艶吉祥童女言:『汝是誰女?先繫屬誰?爲誰守護?若已屬人,我則不應重攝受汝。』爾時,太子以偈問曰:
『汝具清淨功德身,色相端嚴甚微妙,
我今問汝應實答,汝本從生及所居,
父母親屬爲是誰?汝復今依誰所住?
若已繫屬於他人,我則不應重攝受。
汝不好盗他財物,汝不無慈害有情,
汝不邪行染其心,畢竟汝依何語住?
汝不離間他親友,口出一切麤惡言,
虚誑無義惱羣生,貪求境界懷嫉妬?
汝不於他生恚怒,以邪險見自纒心,
不行諂幻誑世間,作諸相違重業不?
尊重父母師長不,恭敬一切善友不?
見諸困厄貧窮人,能起慈心饒益不?
若有一切善知識,誨示於汝眞實法,
能以堅固信樂心,恭敬勤修供養不?
汝能愛樂諸佛不,汝能尊重菩薩不?
最勝佛法功德僧,一切能生恭敬不?
汝能安住正法不,汝能逺離非法不?
聞讃無邊功德海,能生愛樂尊重不?
汝見孤獨無所依,能起慈心救護不?
汝見惡道諸衆生,能生廣大悲心不?
於他所有榮樂事,能生最極歡喜不?
於諸逼迫衆生中,能住平等捨心不?
汝爲癡暗諸衆生,求大菩提開悟不?
無邊劫海修諸行,不起身心疲倦不?』
「爾時,太子如是問已,女母善現即於其前,自說童女從初誕生乃至成長所有吉祥功德之相,而說偈言:
『太子仁今應善聽,所問此女諸因縁,
初生漸次及長成,具德莊嚴我當說。
曩於太子初生日,此女亦從蓮華生,
諸根清淨相圓明,肢節莊嚴皆具足。
我時遊觀於春月,入彼最勝娑羅園,
觀諸卉木華胎生,百穀藥草皆榮茂。
竒樹名華開衆色,發耀舒光如慶雲,
黒蜂遊集鳥和鳴,聞者忘憂恣歡樂。
同遊八百諸婇女,容儀端正奪人心,
袨服姝麗備莊嚴,言談歌詠皆殊妙。
園有浴池寳嚴飾,名爲種種蓮華幢,
我將婇女詣池邊,散華布地而敷座。
於彼清淨芳池内,忽生千葉寳蓮華,
閻浮檀金以爲臺,瑠璃爲莖摩尼葉。
妙香衆寳爲華蘂,普放一切大光明,
衆生覩相盡生疑,中夜云何日光照?
夜分旣盡日初出,光明照此蓮華開,
蓮華放光出妙音,示此童女初生相。
我時見此人間寳,從彼蓮華之所生,
徃修淨業悉無虧,今獲圓明諸妙果。
紺瑠璃髮青蓮眼,靣貌端嚴金色光,
華鬘寳髻具莊嚴,吉祥無垢蓮華色。
身分肢節皆圓满,相好光明無比倫,
儼然端坐寳華中,猶如淨妙眞金像。
徧身所有諸毛孔,咸出一切栴檀香,
口中常出青蓮香,所有言音同梵響。
或時微笑有宣說,猶如天樂妙音聲,
此是女寳世間希,非諸下劣當斯偶。
我觀世間無有人,堪與此女爲其主,
唯仁功德相莊嚴,願賜弘悲哀納受。
此女非長亦非短,亦復不麤亦不細,
身諸部分悉端嚴,衆相圓備無譏醜。
世間所有諸技藝,文字筭印工巧法,
言詞諷詠皆清妙,唯願仁尊哀納受。
亦能解了諸兵法,弓劔技術無不通,
善和鬪訟以慈心,聞名仰德咸調伏。
宿因勝行皆圓满,一切功德自莊嚴,
見者歡喜永無猒,唯願仁尊哀納受。
衆生所有一切病,知其因起及増損,
應病與藥使無差,能令衆苦皆銷滅。
閻浮一切語言法,音聲隨轉無量種,
名言訓釋各不同,如是一切咸通達。
世間所有諸音樂,歌舞嬉戲及讃詠,
言辭辯論適人心,能令見者咸忻恱。
動止威儀皆有則,取捨進退合其冝,
於染不染諸衆生,但以慈心無所著。
徐歩諦觀心不亂,諸根寂靜念無虧,
身口恒隨智慧行,女人過失咸皆離。
女人所有諸功德,此女一切備修持,
人間女寳汝應知,願速垂悲哀納受。
其心不慳亦不嫉,亦無嗜欲及貪嗔,
質直柔軟性調和,言音美妙無麤獷。
恭敬一切諸尊長,專求功德志無移,
於諸梵行悉堅持,唯願慈悲哀納受。
見諸衰老及重病,受諸困厄處貧窮,
無主無親無所依,常起慈心而救護。
不念自身安隱樂,常樂利益諸衆生,
以此功德莊嚴心,究竟觀於眞實諦。
行住坐卧心無逸,動靜語黙常應時,
未曽一念捨衆生,能令見者咸尊重。
雖於一切衆生處,不起凡夫染汙心,
見有慈悲具德人,常樂親近無猒足。
普能尊重善知識,逺離一切惡知識,
心無躁競恒順行,所作先思無謬失。
普於一切無怨恨,恒修衆福以嚴身,
智慧人間無等倫,此女冝應奉太子。』
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
龍藏音釋:(註:現代音中,已無古音「入聲」;故凡遇「入聲」字,皆取現代義同之音代之。)
1、塹:七豔切(qian4)。
2、欄楯:欄:郞幹切(lan2),勾欄也,楯:豎尹切(shun4),闌檻也,縱曰欄,橫曰楯。
3、奩:音簾(lian2),匣也。
4、腨:市兗切(shuan4)腓腸也。
5、【月+庸】:丑容切(chong1),均也,圆直也。
6、𩒺:奉甫切(fu4),与辅同。
7、翊:與職切(yi4),衛也。
8、袤:莫候切(mou4),長也。
9、妍媸:妍:五堅切(yan2),好也,媸:赤脂切(chi1),醜也。
10、笄:堅奚切(ji1),簪也,女子年十五而笄。
11、癩:音賴(lai4),恶疾也。
12、磧:七迹切(qi),取現代讀音(qi4),水陼有石曰磧,又沙漠曰磧。
13、猨狖:猨:雨元切(yuan2),禺属,似猴而長臂曰猨,狖:餘救切(you4),獸似猿,印鼻而長尾。
14、袨:黃絹切(xuan4),好衣盛服也.
15、姝:春朱切(chu1),美好也。
西安聖愛會龍藏法音定捐群供養此經一卷
西安释典文化龙藏法音工作室制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