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寳積經卷第十
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 譯
宻跡金剛力士㑹第三之三
爾時寂意復問宻跡金剛力士:「如來有幾事祕要?一切聲聞、諸縁覺地所不能及也,何況凡庶闇蔽之類!善哉,宻跡,顧意樂住,頒宣如來祕要普入,一切衆㑹咸欲聞之。」
宻跡力士謂寂意曰:「諦聽,諦聽!善思念之,今當敷演如來祕要,有三事。何謂爲三?一曰身宻,二曰口宻,三曰意宻。何謂身宻?如來於斯無所思想亦不惟念,普現一切威儀禮節。或有諸天人民自喜經行,見覩如來經行之時,諸天人民心自念言:世尊爲上。斯等逮見如來身宻,佛之所念亦不思望,一切衆生覩見如來至真妙德威儀。若諸天人喜坐,見如來坐;若諸天人喜卧,見如來卧;若喜聽經,見如來說經;若喜寂靜,見如來黙然;若喜禪思,見如來三昧;若天人民目視不眴,若見如來目未曽眴;若意自在有喜光者,便見如來光無所礙;有喜紫金色者,亦見紫磨金色;若諸天人民喜銀色、水精色、瑠璃色、碼碯色、硨磲黃金色、真珠正白、正赤、黃白紅紫色,或取明月珠色、暴亂色,焰光日月,四天王釋梵、阿須輪,或中分色、須彌華色,或思妙色,或藥形色,或碧石色,或無憂華詹匐華色,或思夷華色,或青蓮華紅黃白華色,或了忉利天色,或毗沙門王顔,或四天王形,首藏青帝、黃帝、赤帝、白帝,或虚空淨,或天人民心志無量品色各異,亦見如來若干品種功勲德色。如是,寂意,正使恒河沙等諸佛世界滿中衆生有含命類,展轉相愛,展轉相生,皆使罪畢得爲人形,從思想生。其中一人正使所生,亦猶如彼一切衆生,如來亦見若干品色,威儀禮節,心所好樂,不可限量,悉欲察知本末言行,亦復。如来至真,有以是縁,各於衆生現如來像,威儀禮節言行使然。猶如一人心得解脫,不與二人俱共同也,欲宣至實心得解脫乃至乎道。如來至真,乃能可恱一切衆生,以恱衆生顯示色像,威儀禮節言行亦然。猶如,寂意,清淨明鏡,隨其色貌以徃照之,則現其像不失本類,等示無異未曽變改,明鏡照形亦無想念。如來如是,雖以法濟一切衆生,無有想念,無利養心,可恱一切衆生心行,隨上中下深淺之法,開化度脫三界迷惑,是爲如來身行祕要。」
宻跡金剛力士復謂寂意菩薩:「如來祕要亦不分别隂、種、諸入,不歸罪福,不生塵勞,不成父母,無四大胞胎,亦無骨肉。所聞功勲,無塗華香,悉無所有,不繫在色,無出入息,壽命滅盡。欲知佛身則是法身,身無有色,無衆妄想,所現色相爲貪慕好求豪尊位衆生之故,而示形相令目覩矣!法相靜寂,爲敬慧故,一切衆生使趣天眼。」
宻跡復謂寂意:「若有衆生俱在一㑹,各見佛身,以縁意覩。其逺住觀住本不見。其住本也,見住逺不見者,無意縁也。見者,以亂意縁不見也。若以意縁不得見者,若以己身而察見之,用見他人故,不見之也。又見他人故,復能見者,用見己心故,不見之也。其在夢中有所見者,從夢覺已則無所見也。定意所見起無所見,起徃所見定無所見,其空靜所見,不靜不見,其在空靜,則無不見。其見無業,離於無業無所見之,其離無業乃有所見,一無所見。」
宻跡復謂寂意:「其如來身從無數事,各隨顯見,其色行天身行寂然,威儀禮節,而心自定然後復亂。斯如來身無有邊際,亦無限礙,亦無妄想,不可想節。如來身者不可限取,無若干像,如來身者亦復如是,無所不徧。猶如虚空,不有妄想,如來若斯,永無思想。猶如虚空,皆以徧入一切形色,如來若斯,悉以周徧照諸衆生。猶如虚空,普入諸色周徧其裏,如來之身亦復如是,普照衆生靡所不徧。猶如虚空,皆長一切百穀草木,如來若斯,至真之體長育德本。猶如虚空,不計有常及與無常,亦無晝夜,如來若斯,身不有常不云無常,不能見其頂。又復,寂意,諸佛世尊,佛以普見天上、世間、魔王、梵天,無敢當佛覩其頂者。諸天、龍、神、揵沓和、阿須倫、迦樓羅、真陀羅、摩休勒、人與非人、聲聞、縁覺、若諸菩薩,莫能堪任見如來頂。所以者何?佛成道未乆時,轉法輪遊波羅奈。東方去是世界甚逺,乃得思夷華佛土,世界曰懷調,有菩薩名曰應持,來詣忍界,奉現世尊,稽首作禮,敬問供事。禮足下已,繞佛七帀,則徃其前,應持菩薩時心念言:我欲度知如來身限。自變其身高三百三十六萬里,觀如來身五百四十三萬兆垓二萬億里,則心念言:我獲神足,神通自娛,我寧可復測度佛身所入云何?佛以威德,以神足力,上方去此百億恒河沙諸佛國土,有世界名蓮華嚴,其土有佛名蓮華上,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現在說法。應持菩薩徃在其前,不能覩之。在上而立遥視,永不逮見世尊大聖能仁佛頂,欲見頂相永不得見也。不知佛身高長廣逺幾千億載恒河沙佛土。時應持菩薩徃詣蓮華上佛所,稽首佛足,右繞三帀,住於佛前而白佛言:我身所來去是逺近?佛言:去此百億恒河沙佛土,卿族姓子從彼到斯。應持菩薩白佛言:我上過到若干佛土,不能得見釋迦文佛頂,不知高長幾百千億恒河沙佛土。彼佛答曰:假族姓子以是方便聖明之慧斯神足力,從此轉上恒河沙劫,忽以越過上所喻佛土,尚不能得見於世尊釋迦文頂,亦不可得其身邊限。又族姓子當知,佛身無限巍巍如是不可譬喻,諸佛世尊不可稱載。又族姓子,用無侣故名不可喻。如來禁戒亦無譬喻,三昧定意、智慧解脫、度知見品、身口心業、色相衆好,悉不可喻。一切衆生以若干品引譬舉喻,咨嗟如來禁戒無極,定慧解脫、度知見品、身口心業、色相威好。猶如虚空,不可得邊。如來之身無際若斯。於時應持菩薩聞蓮華上如來所說,欣然大恱得未曽有,即禮佛足,繞聖七帀,没彼佛國,承佛聖㫖,蒙已神力,發意之頃到此佛土。」徃詣佛所前,稽首禮釋迦文佛足,右繞七帀,則住佛前,以偈頌曰:
「欲解達佛身,猶如喻虚空,
樂得知邊際,以捨所造作。
過此百千億,無量恒河沙,
上越若干土,欲見佛身頂。
過到無限土,至蓮華佛界,
樂得身邊限,不覩見佛頂。
其彼國土佛,名曰蓮華上,
見我心所念,便以分别說。
假使引衆喻,講諸佛世尊,
便不順佛教,則爲誹謗聖。
若欲知譬喻,諸佛法平等,
頒宣虚空限,實無有邊際。
設猶如虚空,佛戒禁若斯,
定意智慧業,解脫度知見,
猶虚空無際,色身亦如是。
欲觀世護頂,等譬如虚空,
如虚空所周,佛身徧如是。
如虚空所徧,光明照亦然,
其光照所至,有言辭若茲,
如言辭所至,心徧亦復如;
如心所徧至,慈心布如是,
如慈心所徧,慧周等無異;
如慧之所周,身所周若斯,
功德亦如是,道心無有二;
如道心功德,解色亦如是,
充滿於虚空,所度復越是。
如一切衆生,所受福德品,
其發道心福,一人德如是;
如其發道心,功德業名稱,
若受正法者,功德過於彼。
一切諸佛興,頒宣百億劫,
難持正法功,不得其邊際。
其興於道心,而護諸正法,
好樂解空無,十六不獲一,
以樂解空無,則不失道心。
執持尊上法,是慧乃和同,
逮得斯法趣,菩薩則勇猛,
獲致佛功勲,奉修佛道行。
說是頌偈時,震動億佛土,
諸天億百千,鼓億千妓樂,
無數億千人,悉發大道心,
因聞大法故,應持之所歎,
是虚不可議,無上不可限,
諸佛普示現,自在之祕業。」
宻跡力士謂寂意曰:「是如來身祕要,若彼衆生皆集一㑹,或有能見如來身者,或不見者。其能見者歡喜觀之,其不見者黙然而觀。如來不食,衆生悉見如來服食。又寂意知,如有天名精力,初化受道,取如來食而器受之,濟諸窮乏。衆人皆見如來而食,見如來舉食著於口中,自然還器。諸天子取徃古宿世如來所,種植衆德本而有餘殃,在在所生就與羸劣,使服食之。飢乏困厄不得食者,如來愍此以食授之。是衆生等食斯飯已,身體安隱,消除塵勞,衆想休息,心性仁和,志存無上,以平等覺發不可思議。以是之故,當作是觀,如來不食,如來至真以法爲食。所以者何?如來之身或鉤鎻體,猶如金剛鏗然堅强,不可破壞。其如來身無有生藏,亦無熟藏,復無堅輭,亦無不淨大小諸便、咳唾之穢。又如來身如紫金色,無怯無弱,不有恐畏。寂意,且觀於如來身,曠然無極,甚妙堅固,猶如金剛,而身柔輭如細天衣。或時上妙顯微妙身,天人玉女稽首足下,禮如來身,觸如來足,柔輭極細,不可爲喻,悉發無上至真道意,永無衆塵。若貪婬人,瞋恚、愚癡若有等分,見如來身適值目覩,其婬、怒、癡所有等分,一切身行,悉爲消除,無復衆塵。若有慳、貪、犯戒、瞋恚、懈怠、亂心、愚癡,使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一心、智慧。取要言之,若有離於清白之法,見如來身,棄不善想,皆修德本。以不妄想觀於如來,乃曰真道。是爲,寂意,如來身祕要。若有布施,如來瑞應所化自在,以律開化衆生不受長育,解衆生想而爲頒宣建立應度。如來於彼觀無所業,又無所行。如來至真未曽念是:我當化形。所當化者,若方當化,心自念言。又化所觀,如來至真在此業前,乃至世界所說土地無數世界,如來所化徃來所至,如來在彼觀無所想。其如來者,從身放光明,若干種色,無央數色,不可計限百千曜色,其光所照恒河沙等諸佛國土,光明逺照,所奉行業,衆生皆從彼開化之。以是無業所作行無。是故,寂意,如來身祕要,諸所念行、所頒宣說、所成就,發無上正真道意。又如來身祕不可稱計。」
說是如來身行祕要時,十千人發無上正真道意,八千菩薩逮得無所從生法忍。諸天人民、阿須倫、世間人讃歎宻跡:「善哉,善哉!」諸天妓樂不鼓自鳴,雨於天華。
世尊以右紫磨金色手舉著宻跡金剛力士頂上,歎曰:「善哉,善哉!宻跡,快善說是如來身祕要。今所宣說,如佛所教而無有二。」
宻跡力士謂寂意:「何謂爲如來口祕要?其夜如來逮無上正真道,成最正覺,至無餘界、泥洹之界,滅度日夜,於其中間施一文字以能頒宣,一一分别無數億載,講演布散無限義理。所以者何?如來常定,如來至真無出入息,無所思念,亦無所行,無復思想,悉無所行,雖口所宣,無想無行。如來所行無應不應,無言無說,不想有人。世尊所說一切超越三昧正受,皆以文字而分别說,頒宣文字而自倚著。一切衆生如是周旋徃來:如來爲我講說經法。是則名曰如來在彼亦無想念。如來所觀而知止足,其舌之門口宣音響,聞所宣音莫不恱喜,而演如來言辭之教。散一音聲,悉普周徧衆生所想、衆生心念,是則如來從口敷演。如來言辭出六十品,各異音聲。何謂六十?吉祥音、柔輭音、可樂音、恱意清淨音、離垢音、顯曜音、微妙音、明聽音、無亂音、無憒音、師父音、無剛鞕音、無麤獷音、善順音、安重音、身所吉和音、隨心時音、空恱音、與愛安想音、無惱熱音、方正音、識達音、親近音、意好音、歡恱音、和教音、曉了音、精勤音、忍和音、重了音、其響去穢音、應師子音、龍鳴音、雨好音、海雷龍王音、真陀羅伎音、哀鸞音、鷹暢音、鶴鳴音、耆域音、英鳥音、雷震音、不卒音、不暴音、普入響音、去非時音、無乏音、無怯音、恱豫音、通暢音、戒禁音、美甘音、進行音、廣普音、具足音、諸根無瑕音、不輕疾音、無住音、響普入衆㑹音、宣諸德音。」
宻跡金剛力士謂寂意菩薩:「是爲如來六十品音。其如來音,普通十方諸佛世界,可恱一切衆心性行。如來所觀無有妄想,如來道心不作是念:吾當爲其口宣經法:通聞經、德經、所演經、分别經、頌詩經、藏經。於是順經、生經、方等經、未曽有法經、譬喻經、章句經,若說古喻,若有引喻,有頒宣言論談語,諸無上講諸事、敷演衆事,有所處當分布逺近,開通其本自解曉了,宣暢其義而爲開化。又衆㑹等,如來至真所宣法典,親近佛坐,入比丘衆、比丘尼、清信士女,諸天、龍、神、揵沓和、阿須倫、迦樓羅、真陀羅、摩休勒、若人非人衆㑹之黨,隨衆生根所行精進,從所樂法而令入道。以順入道,求衆生無因開化之,樂法音響亦復如是。斯諸衆生心自念言:從如來口出。不以各各說法,隨心别異言行應時,各各聞法而得開解,是則名曰如來口宻要也。
「又有,寂意,無數衆生行不可計,其所言辭八萬四千闇處下劣,誘進此輩無明衆生,入如來法而蒙開化。又衆生行不可限量,若有貪婬,隨時因彼衆生所行,由入其中便救濟之。怒、癡衆生及等等分行三事,蔽衆生之類,隨其三界思想之頃,莊嚴拔之,令無所住而無異心。入衆生類罪福之行,而爲分别現如來壽,而有限盡不知。衆生所行罪福,以權方便各說異法。如來善權衆生無限,不可計量,所行不同,便爲頒宣若干品法。又以衆生在於我所面見相值,如來所說悉徧入心,隨其本行宣布道業各解入道,是則名曰如來祕要。若有菩薩入如來祕要,是等不知,謂於如來至真演有爲之門,而如來法悉是無爲。又有如來宣一品音,衆生想念坐有所說,唯憶想樂如來音者,妄想所說。不當作是觀。而如來口永無所說。所以者何?或有衆生聞如來音,眉間之相謂之在頂,若有想髮,知之紺色從天中待,目善明好,人不堪任諦視如來。所以施與,消除諸非,棄諍訟門,無危害心。若頸肩臂去衆隂事,若諸指事,若以身脅,若有宣頌,從背至足,若以腹,若以䐡又隂馬藏,若以膝腨無瞋休息,若以有相及成種好,於世最上。若有想知如來至真聞其音響,隨其所好諸根厚薄,從其應度而開化之,演斯音訓悉使入律。雖爾,如來所觀開化亦無想念。猶如,寂意,或譬如妓樂以調其音,以手鼓之其聲悲和,無有在彼作是聲者,皆由方便縁合,而有殊特悲和之音。如是,寂意,如來言辭化衆生心,縁其暢教,如來在彼,有所演說無有偏黨,皆是宿縁所造立行而有殊特。如來至真在於衆生,超絶巍巍由本殊特。猶如,寂意,呼聲之響其音逺徹,其音所出不在於内,亦不處外,不在中間。如來若斯,宣音訓誨衆生之心,其辭言教不從身出,亦不從心,不内不外,不從中間。猶如大海之中如意明珠,演其光耀可一切衆。若寳明珠繫在幢頭,徧照城市,從衆生心所欲志願,其明月珠出寳,衆人各得所欲,斯明珠寳亦無想念。如來若斯其有寳心,志存清淨,執大哀幢,從衆生性根無所不應,各使開解。雖顯是教亦無想念,是則如來所宣祕要。」
宻跡金剛力士復謂寂意菩薩:「吾今普觀天上世間,諸魔、梵天、沙門、梵志、諸天人民,都不能限如來所宣音響文辭。所以者何?我身憶念,如是世尊在靈鷲山與諸菩薩眷屬圍繞,而有法典名淨音場,廣爲衆生而頒宣此,時慈氏菩薩之所建立。當爾之時,賢者大目連心自念言:「吾欲試知如來音響所徹逺近。「時大目連自於其座忽然不現,住須彌頂聞如來音,如在目前。自以神力即遊於是三千大千世界,最在其邊,越衆須彌諸四方域一大鐵圍山,住在極邊大鐵圍山頂聞如來音,如故無異如近不逺。佛自念曰:是大目連欲試如來清淨音場,吾今寧可顯其神足。於是世尊發現神足。時大目連承佛聖㫖,蒙己神足,西方界分去是懸逺,然過九十九恒河沙等諸佛國土,有佛世界名光明旛,又其土,佛名光明王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,今現在說法。目連到彼,徃其國土,故聞佛音,如人對住聽所語辭。其光明旛佛土有大光明,佛身長四十里,諸菩薩身長二十里,其諸菩薩所食鉢器,其高一里。目連行鉢際上,時諸菩薩白世尊曰:唯然,大聖!此蟲何所從來,被沙門服行鉢際上?於時彼佛言:諸族姓子,慎勿發心輕慢此賢。所以者何?今斯耆年名大目連,是釋迦文佛諸聲聞中大弟子,神足第一。時光明王佛告大目連:吾土菩薩及諸聲聞,見卿身小,咸發輕慢。仁當自顯現神足力。承釋迦文佛威德聖勢,時大目連徃詣光明王佛所,稽首足下,右繞七帀,却在前住,白其佛言:又今是身,我欲跏趺坐此地,容不?佛告之曰:如意所樂。時大目連涌在虚空億百諸仞,在彼寳域便作一牀,跏趺而坐。從其牀座垂衆名寳珠瓔億百千垓,一一珠瓔一一珠中演百千光,一一光明各有蓮花,一切蓮花現釋迦文身坐蓮花上,其所說音如釋迦文音響,清淨頒宣經典等無有異。時大目連顯神足力已,復徃佛前。時諸菩薩得未曽有,恠之所以,前白佛言:是大目連以何等故詣此世界?世尊告曰:欲試釋迦文佛音響所徹逺近,故到此土。時光明王佛告賢者大目連:仁者不宜試如來至真音響無限,無有逺近,豈欲知限?卿甚大誤。假使目連仁以神足過恒河沙劫西行不休,不能得知如來音響所聞。諸佛世尊音響曠逺超絶無限,巍巍無量不可爲喻。時大目連在彼世尊自投足下,自懺悔過:唯然,世尊!我身不敏,佛音無量而撗生心,欲知其限所聞逺近。其光明王告目連曰:汝雖逺來過九十九恒河沙諸佛世界到此佛土。復白佛言:甚逺,甚逺。天中之天!身甚勞極,不能復還至其本土。世尊告曰:於目連意所在云何?以己神力到此世界,莫作是觀。故是世尊釋迦文佛威德所立到此忍界,當遙自歸稽首作禮於釋迦文佛,其佛聖㫖將仁本土。假使卿身以己神足欲還本國,一劫不至。卿現來至,到不見能仁佛滅度時。於目連意所念云何?我從何方?東方、南西北方乎?目連答曰:不知何方也。今以迷惑,不知本土何所在處,爲在何方?世尊告目連:釋迦文佛在於東方。時大目連右膝著地,向釋迦文佛在東方叉手自歸,爾時頌曰:
「唯天人之尊,見垂力愍念,
威德大巍巍,天人所恭敬。
音響徹無量,其慧無邊際,
願顯其國土,今欲還斯土。」
「如是,寂意,諸佛世尊音聲無際不可限量。釋迦文佛遊在靈鷲山,時舍利弗聞賢者大目連宣揚大音,怪之所以。賢者阿難前白佛言:誰爲於今宣揚大音遙自歸命?佛語阿難:耆年大目連在西方境,去是九十九恒河沙佛土,世界名光明旛,其土佛號光明王如來至真,今現說法。耆年大目連到彼佛土,意中欲還歸斯國土,故遙宣揚此大洪音。阿難又問:以何因縁到彼佛土?佛告阿難:大目連至,當問其意。時大衆㑹各白佛言:欲樂得見光明旛世界及光明王佛如來、至真、等正覺,覩大目連遊在其國。爾時世尊見諸衆㑹勸助意,時從眉間相,有大光明名俱受,照九十九恒河沙等諸佛世界,至光明旛佛土。其大光明普徧衆㑹,悉覩其土光明王如來至真。大目連見之,自投其地,稱宣大音。爾時世尊釋迦文佛告賢者大目連:承其光明來還此土。時目犍連依佛光明,發意之頃還到此土,稽首佛足,右繞七帀,則住佛前悔過自歸,重自剋責:我甚迷誤。如來音響不可限量而欲試之。我所至到極爲曠逺,所至到處聽音適等,近不覺逺,如來音響巍巍無際。佛言:如是,目連,如汝所云,如來音響徹逺,無以爲喻。欲知如來音響逺近,猶限虚空欲得邊際。所以者何?猶如虚空普周無邊,如來言辭響徹無際,逈逺如是。寂意,當說目連徃返品時,尋於彼㑹,一萬人皆發無上至真道意。是爲如來言辭祕要。」
宻跡金剛力士言:「於寂意所知云何?一切衆生心各所念,寧可知乎?」寂意答言:「一人心念思想難限,正使三千大千世界衆生一劫共計觀察多少,不能知之,何況一切衆生心念思想,不可稱限乃如是也。今故語汝慇懃囑累,計如一切衆生心想,所演音響無限若斯,何況一切衆生心性,是無形想,不可計喻。」於是頌曰:
「三千界衆生,皆使成縁覺,
一人一劫中,心念不能知。
一切心所念,佛悉知志思,
以無想之心,佛悉了所念。
其一切衆生,三世所想念,
世護口所言,所布各得解。
佛隨之所念,宣音講經典,
斯音響在心,乃演其道宜。
如一切衆生,所思諸名色,
世雄一毛孔,所演光如是。
如一切衆生,名色及心念,
如來演音響,過於彼衆想。
佛頒宣一切,引喻計諸想,
其音不休廢,不得佛言際。
無色誰能得,愍無言之辭,
無色無有言,消滅無色塵。
假使塵無色,一切不可得,
以是無色塵,究竟不可獲。
設言虚無實,無内亦無外,
塵勞虚空等,故曰無内外。
如使不得辭,佛言通十方,
塵勞亦無際,斯建立所處。
一切衆生言,上中下之辭,
無身口心事,不捨無所立。
想應如倡伎,諸天之音樂,
亦無身言辭,而音響普周。
如是本甚淨,衆生心若斯,
佛皆頒宣之,其心無所想。
猶如呼聲響,無内亦無外,
人尊言如是,乃無内無外。
無想如妙寳,所說恱衆生,
其言無妄想,可一切萌類。」
宻跡金剛力士謂寂意曰:「是則如來口言祕要。又如來宻要,隨其音聲而爲衆生說法開化。斯三千大千世界設若干種,如來至真宣布訓誨,從其音辭,以不可計諸有名號化立至誠,若徃無業,斯則名曰苦習盡道,名曰地神擁護,其心堅固意本。」於是神呪曰:
「阿裨 阿婆牟黎 加何呵那移 柯迦優頭」
「是呪護一切,是乃名曰苦習盡道。」其虚空中一切諸天悉歎所言,各宣呪曰:
「活知 阿活知 阿活吒迦彌 阿和尼抳黎」
「是神咒救護一切,是則名曰苦習盡道。」其四天王諸天復說呪曰:
「伊泥彌泥 多閉多多閉 維盧」
「救一切衆生,是則名曰苦習盡道法。」彼忉利天上諸天呪曰:「是神呪護一切其迴轉 貫習 主滅盡 爲盡不相舉要」
第三焰諸天而復呪曰:
「首黎道羅斯 和尼道羅犀雖邪 道犀雖邪被和尼」
第四兠率天說呪曰:
「獨犯面觸 迴轉積畜業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五樂無慢天說呪曰:
「所度 俱所度 護所度 主度女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六他化自在諸天呪曰:
「呵呼事業呼 和泥移 啊羅尼含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七諸梵天呪曰:
「有事業 事業種 因縁樹以因縁度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八梵身諸天呪曰:
「清明 造清淨 清淨風 動清淨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九梵滿諸天呪曰:
「無極氏 俱將去 道御主 念堅要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梵度著諸天呪曰:
「和那和那散提 和那呵呵那 和那拘摩那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一大梵諸天呪曰:
「木宻 木宻鞭彼亦鞭 印氏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二光曜諸天呪曰:
「伊諧諧 將諧去 親近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三少光諸天呪曰:
「是取去 不將去 不使去 無所至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四無量光諸天呪曰:
「貫謵 俱供謵 謵滅盡 謵無量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五光音諸天呪曰:
「以斷終 自在斷 順從和 常清淨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六約淨諸天呪曰:
「所至趣 所可歸 近所到 以近所到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七少淨諸天呪曰:
「清淨 清淨氏 淨復淨 歸清淨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八無量淨諸天呪曰:
「無我氏 無吾我氏 非貢高歸自大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十九淨難逮諸天呪曰:
「解脫以度 跡解度 本近解 是神呪護一切」
第二十廣果天、第二十一御辭天呪曰:
「以無作 無所作 除所作 所作究竟 是神呪護一切」
宻跡金剛力士言:「是則名曰苦習盡道,所當奉行,所應開化,而隨律教,顯現微妙無極之業。第二十二離辭諸天、第二十三假使諸天、第二十四善現諸天、第二十五一究竟諸天、淨居有四天,所謂奉行,決了一處,究竟天、真究竟天、無瞋恚天、不親近天。是爲,寂意,諸天立至誠誓慧衆。如是諸夜叉、鬼神、揵沓和、阿須倫、迦樓羅、真陀羅、摩休勒、迦盧跡鬼神、持花鬼神,其言辭教各各別異。又,寂意,是閻浮利天下大國具足有一千,各有大郡。其十六大國以用治政而相攝護,各自咨嗟。一切諸人及與非人,言語各異,音聲不同,辭有輕重。如來聖慧,從其音響隨時而入,皆悉化之立正真業。各有種號:釋種、安息、月支、大秦、劔浮、擾動、丘慈、于闐、沙勒、禪善、烏耆,前後諸國,匈奴、鮮卑、吳、蜀、秦地、諸麽夷狄、他羅多愚民野人,及諸須曼耶呪女人處國、牟兠吒國、因縁國、波羅奈國、數樹國、金本國、脾羅本國、倚脾沙國、益本土、上本國、他談國、北方異國、西方所持國。海中諸神,衆蟲魚鼈,諸山中神,有形含血之類,阿拘羅、摩拘羅、阿那散,諸牧羊諸禽獸,所負諸瘻種,心不平正,前曽生者,處在世者。如是,寂意,如斯千國周圍充滿,於閻浮利天下各自異居。又是諸人及非人類,言語各異,志操不同,音聲各別。如來至真,隨其言音而入其中,因開化之立於正真。」
宻跡金剛力士謂寂意菩薩曰:「此三千大千世界,有八十四億百千垓衆生之類,言辭各異。計是一切皆歸一義,至真之慧,至誠無怒。如是,寂意,是則如來言辭祕要。又,寂意,如來言辭,決於一切衆生疑網,令無餘結。十方一切所有衆生,衆生種類多於地土,此衆生之類所行各異,與本不同,罪皆使畢,逮得人身。以得人身,從思想生,是諸衆生逮得智慧,辯聖勇猛,如舍利弗,合斯智慧爲一人聖。如是比像,普使衆生皆得智慧,各如前一聖明。以是聖明在於一劫,若過一劫,智慧禪思以察衆想,求其本末。如其一人智慧禪思,不復訓誨,從第二人啓受言教,智慧聖達各有大明。以是比像,斯衆生等各各無疑,徃詣如來,如來一時彈指之頃悉說本来。大聖如是,常以一心入於一切衆生心念,皆能分别慧明所在,以一言辭悉決結網,各各處當慧本所在,各令欣然而得其所,所聞如來智慧明達,如來悉令明了。又次,寂意,如來悉決一切衆生前後所疑令無餘結,是爲如來言辭祕要。所入音響,又其言教,是不足言。如來言辭不可限量,無以爲喻。」
說是如來祕要言辭時,二萬二千衆生皆發無上正真道意,一切衆㑹得未曽有,普聞宻跡金剛力士宣如來言辭祕要之業,各懷恱豫,各從座起,稽首自歸。
大寳積經卷第十
西安釋典文化龍藏法音工作室製作